2010年7月27日 星期二

【綠行動】一日之計在於綠

【綠行動】一日之計在於綠: "當節能減碳的聲音不絕於耳,你總是知道自己該多做些什麼,就像政府官員、媒體或環保專家每天在電視上告訴我們的,出門記得帶環保餐具與水壺,多騎單車或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支持綠色消費,少用塑膠製品,還要多吃有機蔬菜少吃肉。



只不過,環保筷總是不小心放在另一個包包裡,夏天騎單車在台灣確實挺辛苦,而每天出門外帶食物,還是不小心裝了一堆塑膠袋與紙盒回家。我們真的深深體會,要在每天的生活裡,徹底落實綠色態度確實不易,有時得犧牲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便利與消費習慣,但是開始去做還是一件很棒的事,因為只要每個人每天的一點點努力,其實就可以帶來很多改變的力量。

每天的減碳行動,究竟可以帶來什麼改變呢? 天下雜誌從七月中旬開始了一個行動綠生活的計畫,鼓勵大家每天把自己減碳行動記錄下來,而累積減少的碳量,便可以選擇想要搶救的綠生物,它可以是台灣「櫻花鉤吻鮭」、「台灣油杉」,或是「紫斑蝶」,甚至是遠在地球另一端的「國王企鵝」和「北極熊」。

儘管這個搶救綠生物的計畫,只是個宣傳與教育性質的網路活動,但它把搶救綠生物的環保概念與行動,與我們每天的綠生活行動連結在一起,讓更多的大朋友與小朋友,在這個暑假也可以開始屬於自己的減碳小行動喔!

更多活動內容:

我要參加台灣不碳氣活動網站
"

【綠設計】映照森林的樹屋旅館

【綠設計】映照森林的樹屋旅館: "你能想像在一座森林裡,有一間以鏡子為建築外牆的樹屋,在陽光灑落的清晨,四周繁盛的樹林完整的映照在鏡面上,美的令人震撼。這不是卡通或動畫裡的夢幻奇想,而是真實存在,並已正式開張營運的樹屋旅館。


有二位瑞典的企業家,因為有感於許多人生活在擁擠與充滿壓力的都市裡,而決定在一片不受干擾的自然美景裡,蓋一間舒適、充滿生態理念,且又能自然和諧共存的設計旅店。


這間樹屋旅館位在瑞典北方的一個美麗村莊Harads,約在北極圈南方約60公里處,這個美麗的小村莊,只有大約六百個住戶,四周被森林、河流以及一大片的寂靜與荒原所圍繞。


目前這間旅館,已經完成四間不同的樹屋房型,座落在四棟不同的樹屋建築裡,分別由四位建築師所設計,配合各自的主題,而有著截然不同風格的家具、裝潢與照明設備。未來預計將持續推出更多不同類型的漂亮樹屋。


如果你對樹屋的印象,仍停留在得犧牲舒適與享受的小屋,那麼這間樹屋旅館可會大大突破你的想像,因為裡面不只有三溫暖,還有可以招待十二位客人的休息區及簡報室,同時也附設有無障礙的各種設計與設施。

每間樹屋的大小從15 - 30平方米不等,主要以木材來搭建,房間裡面都是套房設計,包含了起居室和臥房,可容納 2到4張床不等,並有坡道及樓梯可到達。

當然,這間樹屋不只蓋在森林裡,它其實更想用一種與自然共生的態度,找到另一種人類看待樹木價值的方式。在這裡,每間樹屋都有最先進的環保省水馬桶及節水設備,而在冬天,也設計有來自再生能源的地板暖氣系統。

一間想讓現代都市人,重新體驗平靜、簡單且充滿森林美景的設計旅店,提供全球頂級客,一個更靠近自然的住宿體驗。雖然這的確是間美麗不過的設計旅店,不過如此的頂級自然體驗,其實未必需要花上大把銀兩,坐上火車,離開惱人的都市,走進山間無人的小徑,你可以擁有同樣的享受與感動啊!



資料與圖片來源:treehotel
"

【綠城市】世界最長的慢活盛宴

由 夢幻部落工作隊 透過 Google 閱讀器傳送給您:

經由 ECO御宅綠活情報 Ecogoodies 著 (日期為 2010/7/21)

你能想像在德國Autobahn無限速高速公路,有天也可以完全的靜止下來,擺上二萬張桌子,成為一場世界最長的慢活盛宴嗎?


這是今年7月18日,德國為了慶祝魯爾(Ruhr)地區成為2010年歐洲文化首都,特別在A40高速公路所舉辦的"靜止生活"(Still-Leben;Still Life)嘉年華活動。主辦單位封閉了一段總長60公里的路段,擺上2萬張桌子,辦起了一次空前的超大型派對。

當天有超過100萬人,用單車騎上了這個的無限速高速公路,成千上萬的人們坐在這個全世界最長的餐桌上,享受野餐著的興味,單車族、溜冰族、行人…,總計有300萬人參與了這場Still Life的慢活盛宴。


位於德國北部的魯爾,過去曾是礦區、煉鋼廠群聚的工業區。在傳統產業式微下,魯爾在20年前展開了長期的都市改革工作,以都市更新、河川整治、文化創意及太陽能產業扶植…等策略,結合高度的創意與執行力,成功地將高污染、失去生命力的舊工業城,轉型成一個充滿高生活品質的生態與文化首都。


一個光想就覺得超酷的活動,更何況是如此壯闊的景象呀!


資料、照片:The Huffington PostRuhr.1010

更多Still Leben的精采照片:Ruhr.1010


您可以在這裡操作的事項:

Posted via email from 吃喝玩樂會館

【綠金情報】全世界最綠的旅館

由 夢幻部落工作隊 透過 Google 閱讀器傳送給您:

經由 ECO御宅綠活情報 Ecogoodies 著 (日期為 2010/7/18)

還記得我們在4月份曾介紹過一間「騎單車發電也能換住宿好康」的旅館嗎?這間位在單車首都哥本哈根的皇冠假日飯店(Crowne Plaza Hotel),日前也由其母公司Hotel goliath InterContinental集團正式對外宣告,成為全球最綠色環保(eco-friendly)的飯店。


這間綠色旅館,到底綠在哪裡呢?首先,它的外牆與屋頂上,裝了1500片太陽能面板,每年可以生產17萬瓩.小時(KWh)的電力(等於17萬度電),也是北歐最大規模的太陽能面板建築物。

而整個飯店的空調用電,則是利用設置於建築物底層的地熱井(geothermal well)所產生的熱能來供應,如此一來,便可比一般飯店的傳統空調,節省90%的能源消耗。此外,舉凡飯店裡房客使用到的各項電力,包括電腦銀幕、吹風機、燈泡、水龍頭、淋浴間…等設施,也都具有節能、節水的基本功能。

除了厲行節能減碳之外,該飯店也崇尚有機與無毒的基本精神,包括使用無毒家具、壁材與地毯都使用回收材料製作、提供有機食材的餐飲外,客房提供的盥洗及個人清潔用品,也堅持使用對環境無負擔、生物可分解的產品,而廚餘與有機垃圾所製成堆肥,也運用於沼氣發電設備所需。


當然,該飯店最知名的就是;房客可以藉由踩腳踏車運動,一邊幫飯店發電,一邊還可以賺一頓免費的有機餐點呢!

哥本哈根承諾在未來15年內要成為一個零碳排放的城市,在這個單車比汽車還多的綠城市,打造這一棟綠建築飯店,皇冠假日飯店的經營團隊認為:「未來旅館的客人將會要求飯店提供更ECO環保的設施與服務的同時,也不能犧牲任何四星級飯店所應有的舒適與奢華」。

下次,如果您有旅行或出差的機會時,會不會也想找一間綠色旅館來體驗看看呢?

資料:Dailymailecorazzi


您可以在這裡操作的事項:

Posted via email from 吃喝玩樂會館

【綠城市】塞納河下的綠色提案

【綠城市】塞納河下的綠色提案: "巴黎邁向綠色都會的腳步似乎又加快了一些,繼Vélib'公共自行車系統後,巴黎市政府也想利用美麗塞納河的自然力量,為巴黎這個城市,創造更多的綠色再生能源。


上週巴黎市政府宣布將在明年春天於塞納河的橋下,裝上八座水輪發電機(hydroelectric turbines);這個水力發電的計畫,目前正對外公開徵求最好的提案,目前已有不少電力公司都表示有興趣參與。


巴黎市政府在經過長期的調查研究之後,目前已經找出四處最適合裝置水輪發電機的位置:分別是位於巴黎西側的塞納河格里里亞諾橋(Pont du Garigliano)、位於巴黎市中心的突奈爾橋(Pont de la Tournelle)、瑪麗橋(Pont Marie Pont Marie)以及兌換橋(Pont au Change)。


巴黎市政府之前曾針對再生能源進行了若干實驗,包括用地熱來提供大樓暖氣所需的熱能,並在大樓頂樓安裝小型風力發電機等,但似乎都不如日前這個剛宣告的再生能源計畫,具備更多的公眾教育的意義。

只不過,除了喚醒大眾對於再生能源的重視之外,這個計畫真能為巴黎創造多少的再生能源,以及是否符合相關的成本效益,恐怕還得面臨更多的挑戰與考驗呢!

資料:Guardian

照片:wiki
"

【綠藝術】無人演出之《史迪夫特的事物》 Stifters Dinge

【綠藝術】無人演出之《史迪夫特的事物》 Stifters Dinge: "一個沒有表演者的演出,一場沒有音樂家的音樂會,你會用甚麼樣的眼光來看待?



這是台北藝術節今年主推的表演之一《史迪夫特的事物》 Stifters Dinge, 由德國的作曲家與導演Heiner Goebbels,從19 世紀一位擅長描述大自然景物的奧地利作家阿道伯.史迪夫(Adalbert Stifter)得到的創作靈感,所編導出的另類”自然”主題劇場。

而整個的表演空間,灰暗的廠房,滿佈著經過精密設計後的機械裝置,卻沒有發現一個表演者,只剩下五架裸露的鋼琴,幾根枯枝,還有地板的三個長方形淺水池、3塊玻璃纖維,以及一面的投影布幕。

五架自動彈奏的鋼琴,不斷出現的音樂與聲響,還有由各種光影、水、布幕與機械裝置,所組合與幻化出的一幕幕影像,從雨水、冰刨到雲霧,一個個令人感到不思議的自然幻影,會在你面前接連的發生與消失。

一開始,你或許會跟我一樣,想去辨識每一個聲音的來源,尋找裝置後面的種種的安排,甚至解讀導演想傳達的”自然”關懷,不過當看完整個表演,我決定就丟開這些企圖與難懂的喻意吧!

你只需要,張開你的眼睛,打開你的耳朵與心靈,傾聽每一個細微的聲響,觀看每一個光影的變化,或許就能從這場無法歸類的無人表演,得到屬於你自己的感受與啟發。


"

【綠金情報】不只是一家麵包店

【綠金情報】不只是一家麵包店: "對許多喜歡芳療或精油的朋友來說,伊聖詩或許是個不陌生的天然芳療品牌,這幾年,它以環保與藝術結合的行銷策略,在台灣成功打出了綠色品牌形象。

除舉辦目前小有知名度的「綠色藝術市集」,推廣在地小農、環保創意之外,也與不同型態的藝術活動結合。現在,它更獨樹一格的開起了麵包店。


這間位在天母天玉街巷弄間,名為「日光大道健康廚坊」的麵包店兼餐廳,主打健康的歐式麵包,堅持食品無人工香料、人工色素、人工改良劑、人工合成油、和非基因改造,就連鮮奶都堅持來自無抗生素、無生長激素的新鮮牧場。


當然,除了無添加麵包,這裡也販售自家進口的食品與香料,並也賣自製餐點,,與陽明山的小農合作,提供當季當令的新鮮食材,從早餐、午餐、下午茶到晚餐,想提供給所有在這裡用餐的人,一種地球與餐桌間的美味關係。


這裡的空間,當然也與伊聖詩著名的綠色辦公室一樣,大量使用回收材質,作為主要裝潢的素材。因為珍惜資源,以回收木料打造吧檯與大餐桌,所運用的鐵材不多上漆料,盡可能保持原色狀態。同時,時尚的綠色沙發椅布料,則是回收寶特瓶製成,整體環境營造出時尚環保的氣氛。

而這裡的麵包袋與水果沙拉盒,也都是可自然分解PLA材質,提袋與紙巾則是再生紙質製成。外帶器皿則以竹粉植物纖維製作,而蛋糕叉盤也來自無污染的竹片。


日光大道健康廚坊,希望是一個環保品牌概念的具體呈現,至於能否以如此標榜健康、樂活、有機與美味的呈現,抓住所有綠活朋友的脾胃,則待大家親自去品嚐了。
"

電費太高怎麼辦….(分享)

電費太高怎麼辦….(分享): "

在網路上看到這篇~省電妙招~~


覺得很不賴~~來與大家分享一下~~



1. 使用T85節能燈管或省電日電日光燈,少用白熾燈,可節省用電。

2. 電器用品需定期保養、擦拭,可提高使用效率,亦可延長使用壽命。

3. 選購高效率(高EER值)之冷氣機,效率愈高愈省電。

4. 電冰箱開門啟用後隨手關門,並減少開門次數。

5. 夏季尖峰用電時段為上午10-12點、下午1-5點,請不要使用耗電量大之電器。

6. 洗衣機裝7-8分滿,浸泡20分鐘再洗,效率最高。

7. 電鍋煮飯先將生米浸泡後再烹煮,可縮短煮熟時間。使用電鍋保溫時間不要超過12小時。

8. 睡覺或長時間不使用,應將電視電源插頭拔下,以節省用電

9. 四樓以下,少搭電梯,多走樓梯,省電又健身。

10. 上下班或休假旅遊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如公車、捷運。

11. 冷氣開放時應緊閉門窗防止冷氣外洩並將冷氣口由上向下吹

12. 選用變頻式冷氣無噪音、不震動;EER值高,省能源及電費;快速冷房維持恆定室溫。

13. 常保電鍋內外清潔,使加熱時能完全傳熱而不致浪費電能。

14. 由冷凍庫取出的食物,盡量讓其自然解凍或放置冷藏室,少用微波爐。

15. 微波爐應遠離電視機或音響,以免被雜訊破壞,並遠離熱源

16. 使用適當的清潔劑、水和運轉時間清洗衣物。

17. 以日光燈取代白熾燈泡,可省2/3電力;日光燈壽命比白熾燈泡長六倍。

  例如使用T85省電燈管

18. 採用電子式安定器及高效率照明,可節省用電25%。

19. 養成不使用或離開房間時,隨手關燈的習慣。

20. 多利用自然晾乾,少用烘衣機,若需熨燙衣物應縮短烘乾時間。

21. 停用冷氣前5-10分鐘可先關掉壓縮機 (由冷氣改為送風或調高溫度設定),維持送風換氣,則下次再開冷氣時較省電。

22. 冷氣吹出口以人身高度為宜,室外部份離地面至少75公分,以免塵土揚入,污染散熱片,增加耗電量。

23. 每兩週清洗空氣過濾網一次,空氣過濾網太髒時,容易造成電力浪費。

24. 選購附有除濕控制的除濕機,一方面可使室內維持一定濕度,另一方面又可節省能源。

25. 電暖氣比冷暖氣機多耗電3倍以上,全區域暖房宜選購冷暖氣機較省電。

26. 選購適當容積的電冰箱,以家庭成員每人60- 80公升估算,愈小愈省電。

27. 選購效率高的電冰箱,電冰箱的效率以能源因數值(EF,ENERGY FACTOR)來表示,EF值愈高,愈省電。

28. 電冰箱背面離牆壁至少10公分,上面及側面至少保持30公分的空間,以提高散熱效果。

29. 電磁爐附有溫度控制器,可防過熱,省電又安全。

30. 壓力鍋較傳統式電鍋省電且省時,可省1/3電力


轉載於:http://www.facebook.com/?ref=home#!/notes/sheng-huo-zhi-hui-wang/sheng-qian-mi-fang-sheng-dian-jie-neng-da-zuo-zhan-dian-fei-gao-zhang-zhong-ru-h/431878885208

"

屏東8大森林樂園最新形象廣告動畫

屏東8大森林樂園最新形象廣告動畫: ""

史上最貴國片《賽德克·巴萊》場景公開

史上最貴國片《賽德克·巴萊》場景公開: "

賽德克史上最貴國片 成本飆破6億 打造1.2萬坪場景


記者鄒念祖/報導 2010-5-15


史上最貴國片「賽德克.巴萊」在林口佔地1萬2000坪,花費8000萬元打造的霧社街場景舉辦記者會。由於氣候不佳導致延期,本片已拍攝6個月,成本飆破6億,讓小魏背負沈重壓力,但他還是幽默的說:「拍『海角七號』時欠5000萬還可以跑,反正大家都不認識我。現在沒法跑,只能堅持把片子拍完。」


投入所有家產


魏德聖將他從「海角七號」賺得的5000多萬都投入「賽德克.巴萊」,新聞局頒發1億600萬的票房獎金(票房5億3000萬的20%),目前已撥款總額的一半。新聞局又協助小魏融資1億,但仍有至少4億的資金缺口。


吳宇森出席力挺


監製吳宇森特地出席力挺小魏。吳導說:「我覺得小魏就是『賽德克.巴萊』,工作人員跟隨他,為了尊嚴與台灣電影努力,真的讓我很感動。」


「賽德克.巴萊」目前已完成80%,消耗了40萬呎的底片,是一般國片的4倍。吳宇森稱讚本片故事精彩感人,即使分成上、下兩集,觀眾還是會有興趣掏錢買票。魏導估計再2個月可以拍完,預計明年暑假上片。

"

日落相思寮

日落相思寮: "‧ 朱淑娟/2010.7.22彰化二林報導


午後五點,太陽慢慢收斂熱氣,二林相思寮的農地陣陣微風,一天內難得不必曝曬、又還有陽光可以工作的時光。赤腳踩在田間,農民洪條坤的妻兒正在播撒白蘿蔔種子,再45天白蘿蔔就可以收成。只是白蘿蔔還有機會等到收成嗎?
相思寮的農作很多,有香瓜、小玉西瓜、花生、龍眼、還有稻田。

七月正是農忙時節,全台二期稻趕插秧,相思寮農民楊玉洲阿伯騎機車、載著鋤頭,趁著還有一點陽光要到稻田裏放水,明天才能犛田,「我要去淹水啦」。

天色漸漸暗了,相思寮美麗的紅磚三合院映照在月光下,多數住家已熄燈,少數民眾在月色下聊天。百年一日相思寮,一樣的月光、一樣的寧靜。

中科地這麼大,為何一定要徵收相思寮?

但相思寮的農民今天過的其實很不平靜,下午才到彰化縣府的安置說明會抗議,接著又圍坐在大樹下,一邊剝紅仁花生、一邊吃著阿將阿嬤切的西瓜,「我們都沒有人要搬家啦,"

把相思寮農民當作人

把相思寮農民當作人: "‧朱淑娟/2010.7.25

上周相思寮居民收到彰化縣政府公文,請他們去參加「安置計畫說明會」,事前沒有居民曾聽過這個計畫、更沒有人參與或了解這個計畫。說明會結束後,縣府要求居民兩周內回覆要不要買縣府新蓋的房子,且表示「要不要買各位可以自己決定」。這種會怎麼看都不像「安置說明會」,倒像是建商的「售屋說明會」。

什麼是「安置」?故名思意指的是「妥善照顧受害居民」。既然是照顧居民,包括安置方式、要不要遷移、重建的房舍地點、配置、居民權利義務等等,應先徵求被安置居民的意見並充分尊重,如此才能稱得上是「安置」。


然而,從去年四月中科四期二林園區進入環保署、營建署審查以來,相思寮農民從最初到最後不斷到會中陳情,要求顧及相思寮老農的未來。但環評會、區委會連續8個月,在數十次的審查中,卻從未正視農民訴求。

偶有委員提起,中科就輕描淡寫回答「將委請彰化縣政府考量」。最後環評委員、"

七月底還沒有颱風  學者:下半年颱風可能更多更強

七月底還沒有颱風  學者:下半年颱風可能更多更強: "(八八水災林邊淹水情形)
‧ 朱淑娟/2020.7.26台北報導

八八風災至今已接近一年,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今天公布「八八風災與暖化意識」語音調查報告,發現有40%民眾不清楚政府的重建進度,關心重建進度的民眾有47%不滿意重建進度,只有28%表示滿意。
災後許多民間團體投入重建工作,相較於政府,民眾對民間團體的重建工作滿意度明顯較高。62%表示滿意,只有16%不滿意。
民眾對政府重建滿意度低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氣候變遷專案經理張楊乾表示,民眾對政府、民間的評價落差大,顯示政府的重建資訊公開有待加強。他認為也可能是民眾對政府、民間團體的期待不同所致。
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汪中和表示,政府常常只是被動發佈訊息,以致於一年後的今天絕大多數民眾不了解政府的重建工作,他認為政府有必要改進資訊公開幅度。

另外汪中和認為,民間組織的角色愈來愈重要,在救災、避災、重建工作上,"

歡迎報名參加「重建希望 重建愛—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周年座談會」

歡迎報名參加「重建希望 重建愛—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周年座談會」: "


莫拉克風災已將屆滿一年,在過去這段時間,中央與地方政府和社會各界齊心戮力投入救災活動。本次座談會將交流彼此重建經驗、集思廣益,加速重建工作的推動,廣邀各界人士一同關心莫拉克風災重建議題。


Ø 主辦單位: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

      高屏地區大專校院八八災區重生聯盟

Ø 承辦單位:國立中山大學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Ø 座談會時間:99年08月01日 (日) 9:00AM ~ 17:00 PM

Ø 舉辦地點:國立中山大學圖資大樓11樓國際會議廳


本座談由於場地有限,達成正取名額後,即不再受理報名。報名表詳請參見附檔,欲報名者請填妥報名表傳真至07-5252908或email至nsysu.nprc@gmail.com (報名截止日為99年7月23日)


敬請 踴躍參加並轉知所屬周知,本中心誠摯期待您的蒞臨!

"

文化創意產業 吹起北藝風

文化創意產業 吹起北藝風: "
【記者底淑瑀/台北報導】文化創意產業的「軟實力」,近年來在台灣是備受矚目的熱門議題。從手作小物、創意市集等微型產業開始,藝術創作者將天馬行空的創意付諸實現,消費者的購買更鼓勵原創精神的延續。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的北藝風創新育成中心,以成為文創產業的源頭活水為自我期許,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的支持下,於二○○八年九月,成立「北藝風概念店」。

北藝風概念店店長周浚鵬表示,北藝風概念店為北藝風創意育成中心的實體商店,以在學學生和畢業五年內的畢業生為主要輔導對象,開設包含行銷、法律、財務方面的課程,並邀請文創業界人士分享創意歷程。由育成中心的統計指出,台灣有百分之七十八點一的年輕人想創業,但僅有百分之十五的人有計畫。中心除了開設課程,並成立顧問團、提供工作室與各項資源,幫助藝術工作者實踐創業的夢想。

「就像是藝術實驗基地一樣,是可以犯錯的。」周浚鵬如此解釋北藝風概念店。北藝風概念店是駐店藝術家們的作品販售空間,針對不同的節慶,店內也規劃出各式主題活動與講座。是創作者直接接收市場反應的管道。不只是靜態商品,中心也承辦活動展覽與藝文演出,藉此達到異業合作的目標。二○○九年六月份參與第四屆北京文博會,十月和廣達電子合作舉辦「科技藝術節」,二○一○年更參與上海世博會的展出。



延伸閱讀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北藝風概念店
北藝風部落格
"

30巷藝文空間 打造林口舊街風華

30巷藝文空間 打造林口舊街風華: "
15

30巷藝文空間將成為林口人文景觀的新起點。
攝影/許家嘉


【記者許家嘉/台北報導】台北有許多老街,見證了城市的歷史脈絡與文化發展。但你知道林口也有個老街嗎?位於中正路的林口舊街,是昔日商業繁榮中心,在面臨新市鎮規畫與都市轉型後,舊街逐漸沒落。今年初,由林口社大規畫整理,「30巷藝文空間」在老街的東福宮旁正式開放,希望帶給社區新的視野,重現林口舊街的人文風華。


「30巷藝文空間」由林口社大某位學員提供,目前由兒童文學探索社經營,社團指導老師謝鴻文說:「希望可以藉由閒置空間再利用,在舊街這個地方展現新的人文景觀。」自五月底,該空間將舉辦一系列的夏季活動,包括童詩同樂會、聽故事學美勞創作、親子繪本成果展與二手書店等等,結合社區與藝文活動,讓林口居民更認識自己生長的地方。



14

位於林口中正路的舊街,兩旁皆是在地居民的生活軌跡。
攝影/許家嘉


本身在桃園長大,現任教於虎尾科技大學的謝鴻文,自小就喜歡閱讀與寫作,曾經在桃園一家咖啡館辦過許多讀書會,舉凡講座、音樂會、劇場表演皆有涉獵,並與社 區進行交流,奠下他往後從事社區活動的基礎。「兒童文學探索社」創立之初只是為了延續學員間的聚會,在謝鴻文的指導下,極力推廣親子課程,希望藉由親子共同學習,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進一步關注社區事務。


13

每個周末舉行的互動講座,可以讓親子共同學習體驗。
攝影/許家嘉


「故事是最簡單的文化資產。」謝鴻文認為,藉由30巷藝文空間創造的親子互動,在向外延伸至社區的認同。他希望未來可以在這裡舉辦各種藝文活動,並開設採訪或紀錄片等課程,可讓民眾去訪問家中的長輩,進行口述歷史的紀錄,就能更加了解自己家族的歷史,進而凝聚對這塊土地的情感。


12

熱衷兒童文學的謝鴻文分享他的童詩創
作。攝影/許家嘉


林口是近年建築企業積極開發的地區之一,從磚窯廠到工業區轉型,新市鎮重劃以及捷運興建為林口帶來大量移民,然而在新都會景觀形成的同時,舊的街道住宅、產業模式也面臨考驗。謝鴻文認為,社區營造是需要大家一起來關心的,像舊街本身就充滿許多老店的故事,紀錄或是用另一種型式保存,如文字、影像、繪本、音樂,保留老店的運作並讓在地文化傳承下來。


林口社大也積極在推動舊街故事的紀錄與保存,社大主秘王貞乃表示,他們跟舊街店家一直都有作互動,且已經持續四、五年,透過問卷調查以及在各店家舉辦體驗課程,讓在地人與外地人更加了解林口這個地方。社大也邀請了張立伶策劃了「林口舊街風華」的紀錄片,期待透過影像,挖掘出林口的歷史發展與脈落,建構出屬於林口人的共同回憶。


11

參與童詩同樂會的民眾與孩子共同聆聽謝鴻文的兒童文學
分享。攝影/許家嘉


張立伶認為,林口有山水景觀,也具備輕工業的新市鎮計畫,加上豐富的新移民文化,是個很特別的地方。「現在的年輕人多半不了解自己的文化與歷史,而影片是很好的傳播媒介,我希望記錄片用大眾都能接受的方式,呈現出老街的記憶。」她進一步分享在舊街,曾經採訪一位從日治時代就住在林口當公務員的李成秋,從他的生命經驗就可看出林口鄉鎮的發展軌跡。


對於未來舊街的願景,謝鴻文認為30巷藝文空間已經踏出了一小步,但軟體的建設是需要長期經營的。「現在的青少年多半被壓制,如果未來台灣知識解放,每個孩子可以自主學習,甚至主動關心社區事務,一定能創造出屬於他們的文化。」他希望可以效仿汐止夢想社區近年來的踩街嘉年華,透過相關單位的整合營造,讓這條舊街再現商機!


延伸閱讀
兒童文學探索社
謝鴻文/兒童節的派對
林口社區大學

"

部落遇到國家 司馬庫斯勝訴

部落遇到國家 司馬庫斯勝訴: "
【記者顏辰州/台北報導】二○○五年十月,泰雅族司馬庫斯部落在颱風過後,三位族人經過部落推派,去清理路上的颱風過後倒在路邊的櫸木以便通行,也把木材運回部落作公共造材,但卻被林務局的分局長看到,後來林務局以盜取林木的罪名起訴三位族人。此事件進入司法階段,原本在地方法院及高等法院一、二審都被判有罪,但在二○一○年高等法院更一審改判無罪。全案仍可上訴。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所教授陳信行說,這個判決創下先例,是台灣司法第一次把原住民的習俗當作判決的考慮,「從中看到原住民法的具體展現」。也是第一次傳社會科學的專家林益仁上法庭,把他的意見當作判決的基礎。

一開始此事件由法律扶助基金會的律師幫忙打官司,參與此事件的專家、靜宜大學生態學系教授林益仁說,一開始法扶基金會律師認為最好的辦法是認罪協商,但是原住民認為這些風倒櫸木,是在他們所生活的原住民傳統領域中拿的,並沒有違法,過去他們的祖先也是如此,因此拒絕認罪協商。

林益仁表示:「依森林法第十五條,林間產物坐落在原住民的傳統領域內,依原住民傳統慣習,原住民可以要求使用。」所以這件事有他的法律基礎,不只是個社會運動。但地方法院及高等法院的一、二審,卻不看這個條文,只用其他條文,因此當時以竊盜罪判決原住民敗訴。

除了司法上的訴訟,部落還組織社會運動,以部落為核心,召集其他的泰雅族朋友,架設部落格「當上帝的部落遇到國家」,還有英文版本的部落格。林益仁說,因為主流媒體不太會報導這個,所以小眾媒體就要扮演傳遞訊息的角色。當時還找來其他部落的長老,一起敘述他們的傳統領域有多大,拍成影片放上部落格,希望把訊息傳出去。

另外,為了宣示傳統,部落在唯一的出入口依古老的儀式埋石立柱,設下柵欄,禁止林務、警察人員在不經允許的情況下入山。二○○七年也到行政院抗議、陳情。林益仁說:「透過不斷的講、不斷的講,然後把這些行動的紀錄放在網路上。」原住民還透過口述歷史、森林資源調查、傳統領域界定,來表達他們「我們自己有管理這個地方的規定」的想法。

林益仁強調,以前司法部門與原住民隔絕,這次因為這樣的衝撞而產生判例,未來還有很多類似的事會參考這個例子,「這是一個有歷史性的里程碑」。而這也是一種新夥伴關係,我們要去尊重原住民的傳統領域,落實他們在領域中的權利。

「颱風過後,部落共同承擔風災,同時颱風過後的資源,部落會共同來分享。」林益仁說,國家把這些木材資源拿去,用在哪裡?錢花在哪個項目?怎麼作用?我們都看不到,我認為從這個角度反而看到國家政府單位的落伍。

延伸閱讀
台灣回顧 司馬庫斯風倒櫸木事件 原民捍衛傳統領域
當上帝的部落遇到國家
司馬庫斯
"

2010 台東市阿美族部落豐年祭日程表

2010 台東市阿美族部落豐年祭日程表: "

2010 台東市阿美族部落豐年祭日程表









【部落豐年祭】






























【阿美族13部落豐年祭】
7/12-7/17


【卑南族】

【排灣族】



7/12酒祭
7/13-15米格系-海祭
7/15勇士凱旋舞
7/16杵臼糯米
7/17嗶嗶拜-聯歡歌舞


南王部落-海祭-摔角
知本部落-小米收穫祭
建和部落-收穫祭
寶桑部落-摔角祭


新園部落-小米收穫祭



【魯凱族】



撒舒而雅部落-小米收穫祭



























































部落名稱 / 聯絡人







豐年祭活動時間、內容、地點









馬蘭部落
王騰龍(部落主席)
0919-643505
陽石原(聯絡人)
0921-003381







豐年祭時間:7/12~7/18 台東市新生國小(台東市更生路474巷道內)
米撒哈法伊(準備工作)、巴嫩嫩(祭祖)
於台東市新生國小(台東市更生路474巷道內)
巴伐達安於濟南街(果菜市場)
米格系於卑南溪出海口左右岸(各部落地點同—女性禁止到場)
巴來來-海邊回來至部落聚會所(活動地點)(各部落同時自海邊撤營回部落)
米撒荷麥、米畢畢拜









馬當部落
羅清衛(部落主席)
0937-497784







豐年祭時間:7/12~7/18 豐榮國小大操場(台東市中華路二段154巷150號)
米撒哈法伊(準備工作)、巴嫩嫩(祭祖)
於豐榮國小(台東市中華路二段154巷150號)
巴伐達安於豐谷北路
米格系與大部落馬蘭部落相同
巴來來-海邊回來至部落聚會所(活動地點)(各部落同時自海邊撤營回部落)
米撒荷麥、米畢畢拜









阿西落愛部落
(豐年部落)
方憲譽(聯絡人)
0933-692583
王福來(部落主席)
0910-478689







豐年祭時間:7/12~7/18 豐年多功能活動中心(台東市中興路二段743巷11號)
米撒哈法伊(準備工作)、巴嫩嫩(祭祖)
豐年多功能活動中心(台東市中興路二段743巷11號)
巴伐達安
米格系與大部落馬蘭部落相同
巴來來-海邊回來至部落聚會所(活動地點)(各部落同時自海邊撤營回部落)
米撒荷麥、米畢畢拜









大康樂部落
羅新輝(部落主席)
0912-795722







豐年祭時間:7/12~7/18 大康樂部落聚會所(台東市民航路689巷71號)
米撒哈法伊(準備工作)、巴嫩嫩(祭祖)
大康樂部落聚會所(台東市民航路689巷71號)
巴伐達安
米格系與大部落馬蘭部落相同
巴來來-海邊回來至部落聚會所(活動地點)(各部落同時自海邊撤營回部落)
米撒荷麥、米畢畢拜









阿拉巴奈部落
(豐里部落)
李金發(部落主席)
0987217243







豐年祭時間:7/12~7/18 東豐社區內(台東市中華路三段208巷內廣場)
米撒哈法伊(準備工作)、巴嫩嫩(祭祖)
東豐社區內(台東市中華路三段208巷內廣場)
巴伐達安
米格系與大部落馬蘭部落相同
巴來來-海邊回來至部落聚會所(活動地點)(各部落同時自海邊撤營回部落)
米撒荷麥、米畢畢拜









大橋部落
高健一(部落主席)
0928-705140
0928-349968







豐年祭時間:7/12~7/17 大橋部落聚會所(台東市志航路一段412巷17弄38號)
米撒哈法伊(準備工作)、巴嫩嫩(祭祖)
大橋部落聚會所(台東市志航路一段412巷17弄38號)
巴伐達安
米格系與大部落馬蘭部落相同
巴來來-海邊回來至部落聚會所(活動地點)(各部落同時自海邊撤營回部落)
米撒荷麥、米畢畢拜









新馬蘭部落
王金發(部落主席)
0988-209334







豐年祭時間:7/12~7/18 馬蘭榮家後方青島街街路旁(稻田)
馬米撒哈法伊(準備工作)、巴嫩嫩(祭祖)
蘭榮家後方青島街街路旁(稻田)
巴伐達安
米格系與大部落馬蘭部落相同
巴來來-海邊回來至部落聚會所(活動地點)(各部落同時自海邊撤營回部落)
米撒荷麥、米畢畢拜









布頌部落
(四維部落)
陳來福(部落主席)
0928-787419







豐年祭時間:7/12~7/18 四維寶桑里多功能活動中心 (台東市博愛路16號)
馬米撒哈法伊(準備工作)、巴嫩嫩(祭祖)
四維寶桑里多功能活動中心(台東市博愛路16號)
巴伐達安
米格系與大部落馬蘭部落相同
巴來來-海邊回來至部落聚會所(活動地點)(各部落同時自海邊撤營回部落)
米撒荷麥、米畢畢拜









高岥部落
陽正義(部落主席)
0972-157228







豐年祭時間:7/12~7/18 中華路二段785號前中國石油加油站旁
馬米撒哈法伊(準備工作)、巴嫩嫩(祭祖)
台東市中華路二段785號前(中國石油加油站附近)
巴伐達安 台東米格系與大部落馬蘭部落相同
巴來來-海邊回來至部落聚會所(活動地點)(各部落同時自海邊撤營回部落)
米撒荷麥、米畢畢拜









巴沙哇力部落
林勝財(部落主席)
0921-297011







豐年祭時間:7/8~7/12 巴沙哇力聚會所 台東市富岡里吉林路二段493巷1弄2號
7/8馬米撒哈法伊(準備工作)、巴嫩嫩(祭祖)
7/9米格系(沿海部漁競賽)於富岡港口北邊約20公尺處(小野柳海岸)
7/10 米格系、米包撒、巴萊萊(海岸至部落)、馬利古拉(大會舞)
7/11馬拉松競賽、趣味競賽、阿美族饗宴(午餐)、舞蹈比賽、馬利古拉(大會舞)









加路蘭部落
鍾錦松(部落主席)
0933-213638
陳捷元(聯絡人)
0989-711918







豐年祭時間:7/8~7/11 加路蘭活動中心(台東市合江路220巷道內)
7/8米撒哈懷〈準備工作〉、巴嫩嫩(祭祖)於加路蘭活動中心(台東市合江路220巷道內)
7/9米格系(海祭)於加母子灣至加路蘭灣海岸
7/10 米格系、米包撒、巴萊萊(海岸至部落)、馬利古拉(大會舞)
7/11馬拉松競賽、趣味競賽、阿美族饗宴(午餐)、舞蹈比賽、馬利古拉(大會舞)









Kakawasang部落
(石山部落)
宋博芳(部落主席)
0912-788651







豐年祭時間:7/8~7/12 富豐里活動中心(台東市合江路220巷58號)
7/8米撒哈懷(準備工作)、巴嫩嫩(祭祖)
7/9~7/10米格系(沿海捕魚競賽)於小野柳停車場附近海邊
7/11 米格系、米包撒、巴萊萊、馬利古拉(大會舞)
7/12 馬拉松競賽、趣味競賽、阿美族饗宴(午餐)、舞蹈比賽、馬利古拉(大會舞)









建農部落
王國泰(部落主席)
0930-830767







豐年祭時間:7/2~7/4 建農活動中心(未定)
傳統歌舞活動









巴古崙岸部落
(新園蘇巴陽)
胡一新(部落主席)
0937396966







豐年祭時間:7/23~7/25 於射馬干公園
米格系、巴嫩嫩、巴來來、米撒哈懷



























"

2010 卑南族部落豐年祭日程表

2010 卑南族部落豐年祭日程表: "











【部落豐年祭】





























【阿美族13部落豐年祭】
7/12-7/17


【卑南族】

【排灣族】



7/12酒祭
7/13-15米格系-海祭
7/15勇士凱旋舞
7/16杵臼糯米
7/17嗶嗶拜-聯歡歌舞


南王部落-海祭-摔角
知本部落-小米收穫祭
建和部落-收穫祭
寶桑部落-摔角祭


新園部落-小米收穫祭



【魯凱族】



撒舒而雅部落-小米收穫祭





































Kasavakan部落
(建和里)
施建一(部落主席)
0963198637







豐年祭時間:7月20日建和里活動中心
07:30~11:00百人次以上海邊酬神謝祖感恩活動
11:00~12:00母(國)語演說
12:00~13:00感恩風味餐
13:00~14:30歡樂慶豐收卡拉oK歡唱









卡地布部落
台東縣卡地布文化發展協會
陳明仁(理事長)
0932-229777







豐年祭時間:7月10日~7月18日凌晨 卡地布巴拉冠(台東市康定街116)
卡地布小米收穫祭活動,請參閱台東縣卡地布部落網站http://www.katatipul.org.tw









普優瑪部落—海祭活動
陸慶章(部落主席)
0937-579742
南順成
0932-600182







豐年祭時間: 7月17日 南王普悠瑪傳統文化活動中心
普優瑪部落2010年傳統海祭活動
07:30~11:00小米收穫感恩祭儀 (台東海邊太平溪出海口)
12:00~14:00 INA的風味餐
14:00~17:00傳統摔角競技
11:30~17:00 部落婦女展演、天賴之音~金曲歌舞展演、部落老照片回顧展









巴布麓部落(寶桑里)
巴布麓部落青年會
陳宏誌(青年會會長)
0933-300542







豐年祭時間8月14日 四維寶桑多功能活動中心(臺東市博愛路16號)
巴布麓部落卑南族傳統活動摔角比賽
13:00~13:30活動祈福
13:30~13:40示範表演
13:40~14:00選手檢錄
14:00~16:00摔角比賽
16:00~17:00摔角比賽
17:00~17:30頒獎



























"

2010 台東市排灣族、魯凱族豐年祭活動日程表

2010 台東市排灣族、魯凱族豐年祭活動日程表: "

2010 台東市排灣族、魯凱族豐年祭活動日程表









【部落豐年祭】






























【阿美族13部落豐年祭】
7/12-7/17


【卑南族】

【排灣族】



7/12酒祭
7/13-15米格系-海祭
7/15勇士凱旋舞
7/16杵臼糯米
7/17嗶嗶拜-聯歡歌舞


南王部落-海祭-摔角
知本部落-小米收穫祭
建和部落-收穫祭
寶桑部落-摔角祭


新園部落-小米收穫祭



【魯凱族】



撒舒而雅部落-小米收穫祭

































卡拉魯然部落(排灣族)
林正光(部落主席)
0925-897673







豐年祭時間7月10日~7月18日 台東市新園里新園路434巷6號
新園部落青少年活動中心









撒舒而雅部落(魯凱族)
葉客隆(部落主席)
0937-608753
杜春隆(總幹事)
0928-787861







豐年祭時間7月3日~7月10日 台東市新園里青海路一段120號
7/3~7/9狩獵祭 於傳統領域
7/9~7/10慶豐收~~Bekas馬拉松、祭祀典禮、Darlay傳統舞、Avaevaele趣味賽、Unitalek聚餐



























"

八八臨工政策,學生有意見─屏教大學生的研究規劃

八八臨工政策,學生有意見─屏教大學生的研究規劃: "

文/李孟霖


前言:


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學生以災後的「八八臨工專案」為發想主軸,提出「永續農村社區發展政策提案」,獲得「青年團隊政策研發競賽」優選。


參賽學生之一的陳虹穎表示,團隊成員都來自勞工家庭,而自己的父親日前也遇到中年失業的問題,所以對於基層勞動者的辛酸較能感同深受,所以在災後進入高樹鄉新豐村,看見農田被大水沖走的農民及八八臨工等衍生的社會問題,然而政府協助居民重建上,卻是各部會多種相類似的短期就業方案,不但讓許多資源是重疊浪費,對受災的社區而言也是治標不治本。



她客氣的說:「我們的提出的內容並沒有創新的部份,只是把現有的東西『整合』一下。」


社區實地觀察,看見社會真相


屏東教育大學社發系六名學生,寒假期間成立「社區實做工作坊」,在方雅慧老師的指導之下進入屏東縣受災的社區,以擔任「公民記者」的形式,紀錄報導他們在災後社區的觀察,也踏出他們走出課堂的第一步,陳虹穎與另外一名同學黃育瑩進入災後的高樹鄉新豐村。


陳虹穎說:「剛開始進入社區的時候,就發現農村存在已久的就業問題及人外流問題,再加上八八水災後,農地被流失後,許多農民的經濟安全出現危機,有老本的吃老本,沒老本的靠補助,也不得不去爭取一些像「八八臨工」的短期工作。畢竟補助總有時,『以工代賑』或許能解燃眉之急,卻不能解身體的渴。到時候,一切都還是回到原點,對於農村的發展並無『永續』的意義。」


屏東縣高樹鄉受災農民蔡英進夫婦,農田被洪水帶走了,擔憂著未來的日子將如何度過。


學生們也覺得,政府在解決就業問題上,各部會都有很多計畫讓社區民眾申請,諸如勞委會、農委會及文建會等,而這些部會的計畫中,許多地方是相似,學生們認為,政府部會間似乎缺乏橫向的整合,各種內容相類似的計畫不但讓許資源重疊也造成浪費。


另一方面,學生們也認為,政府的這些專案計畫無法解決實質的問題。學生們認為:


(1)專案內容多無培力課程,當方案結束後社區失業民眾還是會回到原點。


(2)許多就業方案工作內容是由主關機關指派,如八八臨工專案或天災短期就業方案如是,造成哪裡有空缺就把人往哪裡送的情況,對社區無實質幫助。


(3)災後專業人員進駐社區,重建規劃社區,但是如果沒有培力在地居民的動作,專業人員抽身後,社區發展還是會停擺。


(4)計畫內容沒有預設依照社區性質來規劃未來發展,沒有考慮社區發展在地化的重要性,培育居民認識社區,增加其認同感,利用社區最大資源發揮最大效力,社區雖然暫時回復災前的模樣,但是下次災難來臨時社區還是無法自行運作其資源。


學生團對提出的規劃提案


學生團隊針對農村社區的產業重建提出三項規劃提案,分別是農村社區發展、賦權、在地化等,以達成永續社區和就業在地化的目標。特別的是,學生們導入了企業管理學上的「賦權」,將賦權概念帶入在地居民的就業訓練,使失業者擁有工作技能,以社區資源配合,強調「社區培養居民,居民發展社區的概念。」


這幾位屏東教育大學社發系的學生,擺脫過去師範體系給人的僵化保守印象,以工作坊的形式實際行動走入社區,透過細心觀察及與居民的互動,聆聽災後土地的聲音,提出相關對策,獲得青輔會的肯定,在「青年團隊政策研發競賽」中脫穎而出,預計在八月份將在總統面前報告他們的提案。


陳虹穎表示,經歷過這樣的經驗後,確實也開了自己的視野,也多了分滋養,學長姐與學弟妹也都有來詢問進入社區的經驗。也希望未來的學弟妹也能有這樣參與社區的機會。

"

小林:我們不想為難慈濟

小林:我們不想為難慈濟: "

求求慈濟不要幫我們蓋房子!


小林重建發展協會、行政院莫拉克重建委員會日前(7/8)前往慈濟花蓮總部進行拜會,席間,小林與慈濟針對永久屋興建問題無法取得共識。一位不便具名的小林村與會代表委婉地說:「既然慈濟無法滿足我們的期盼,滿足我們要興建小林二村的需求,那我們也希望慈濟不要『為難』自己,也不要再堅持,早點將土地釋出,讓我們早日有家可住。」


「那天的拜會行程,只有四個字可以形容,那就是『毫無交集』。」據該名代表描述,當日行程先是由慈濟帶小林村民參觀博物館,然後就開始說明慈濟對永 久屋的規劃與理念,根本不願談論小林人自身對重建的期許,。他表示,慈濟希望維持大愛村永久屋的一致性,這點可以理解,但小林只是想把心目中的家園蓋回 來,也希望慈濟可以反過來尊重災民,別為難自己,更別阻撓小林人重建。


該名與會人士強調:「拜託慈濟去跟縣政府說不要幫小林蓋房子,也希望縣政府釋出慈濟蓋剩的土地。我們不貪心,不期待政府給我們比較多資源,和別人一樣就好,只要可以讓我們按照想要的方式重建,讓我們有家可回。求求慈濟不要幫我們蓋!」


img_7693.jpg

已被土石夷為平地的小林村遺址


高雄縣政府:小林村為難政府


高雄縣政府重建會主任王正一強調,縣政府早在之前就已經告訴慈濟,希望永久屋興建一定要和災民取得共識,並由居住人需求出發作規劃,適度調整公共設 施,滿足災民需求。對於慈濟不願配合小林村民,修改永久屋空間樣式與規劃一事,王正一則回應:「就我瞭解並不是這樣,如果有人聽到這種說法,那我想我們的 管道不同。」


王正一說,政府特地為小林村民規劃了五里埔、月眉兩個永久屋基地,並非讓小林人沒得選擇。「然而」,王正一強調,「政府表明五里埔由紅十字會援建,月眉則由慈濟負責規劃,但小林重建協會卻偏偏要選擇『在月眉由紅十字會興建』,這不是小林在為難政府嗎?」


據了解,目前高雄縣政府已核定將近900戶大愛村申請戶(註),比慈濟第一期所興建的752戶超出150戶左右,所以勢必將進行第二期工程。然而, 由於第二期永久屋需求比預定還少,所以仍會有部分剩餘土地可供興建,因此小林村目前正極力爭取縣政府將這塊土地釋出,已完成小林二村重建目標。


(註:900戶為已核定待公告的大略人數,實際以核定公告名單為632戶。)


然而,由於小林重建事關永久屋基地土地取得,決策權握在高雄縣政府手中,但在該次拜訪行程中,縣政府卻意外缺席了。對此,王正一則解釋,該次拜會行程是由行政院重建會促成,高雄縣政府根本沒有受邀,當然無法出席。


政策有彈性,誰都不為難


針對高雄縣政府的說法,紅十字會總會賑濟處處長陳宗良僅表示,小林村民想在那邊重建,都是村民與政府的溝通協調機制,紅十字會作為NGO,僅負責決定後再提供協助。


然而,一位不願具名,但曾在紅十字會中擔任重建要角的人士卻說:「政府說小林為難政府,這話說得有點過火了。」他表示,雖然縣府對於重建有自己的規劃,但規劃並非不可修改,應該有彈性空間,也需要溝通,沒有道理說災民為難政府。


他以台東、嘉義的重建為例,台東嘉蘭部落本來由世界展望會全權負責,但現在第二基地已轉手由紅會負責;尚未定案的嘉義來吉部落本來也規劃由紅十字會 援建,但部落表示希望由世展會興建,紅十字會也願意退讓。他認為,台東、嘉義縣政府對於「誰幫災民蓋房子」,並沒有太多堅持,願意保持彈性,重建就能比較 順利。


該名人士強調:「小林的問題,其實關鍵就是卡在縣政府的態度。我不懂為何楊縣長要堅持月眉只能有慈濟蓋,就連小林提議乾脆不要和月眉搶地,把中繼屋所在的2108地號修改成永久屋基地,高雄縣政府也反對,說那邊不可以蓋永久屋,我就覺得很不合理,到底為什麼不行呢?」




上圖:位在小林遺址中的簡易墓碑。


小林:我們願帶神主牌位抗爭!


天災無情,人間則處處有為難。八八風災屆滿週年,現在不僅許多小林遺族還沒有安身立命的場所,就連已故親友的神主牌位,都還找不到地方安置。小林重建發展協會表示,政府只想在風災週年時大張旗鼓宣揚重建政績,但若事情一直沒有轉圜餘地,週年時刻,小林人勢必會帶著神主牌位抗爭,求政府給小林人一個家


註:記者嘗試聯絡慈濟基金會發言人何日生,並請助理轉達採訪需求,但截至截稿為止,記者都無法取得慈濟方面對此事的回應。若慈濟基金會對此有最新回應,記者會再行補充。


2010/7/14 15:00修訂:


慈濟基金會發言人何日生的助理廖右先剛才捎來簡訊,回覆記者對小林參訪慈濟一事的提問,簡訊全文如下:


鐘先生您好:我是接到您電話的慈濟廖右先。僅說明,小林村重建會蔡先生一行人前來花蓮,純為參訪。我們向幾位村民介紹慈濟在全球慈善的共同理念。因為是一般性參訪,所以大家也都有共識,此行之前之後,皆不會通知媒體。感恩您的關心。敬祝日安。末學 廖右先合十

"

農業、農村、農地豈能分割

農業、農村、農地豈能分割: "

被視為攸關農民利益的農村再生條例甫經立法院三讀通過,但諷刺的是,由來自全台十個農地徵收區的農民自救會及數十個農運及社運團體發起的「反圈地」抗爭活動愈演愈烈,上周六更夜宿總統府前凱達格蘭大道,抗議中央政府忽視地方政府與財團掛鉤強制徵收農地,並要求儘速修訂土地徵收條例。


苗栗縣政府為開發新竹科學園區竹南基地而徵收竹南大埔農地,是基於產業發展的需要並依法辦理,但是,今年6月9日在優勢警力的護衛下,怪手開進大埔農田摧毀農作的畫面,卻讓許多人驚駭憤怒;經由電子媒體及網路的傳播,各方聲援農民的聲浪風起雲湧。


與竹南大埔情況類似的地區還有台北土城、竹北璞玉、竹東二重埔等多個地區,被徵收農地面積超過1,000公頃,對農民的居住權和生存權構成嚴酷的衝擊。政府若不正視問題的嚴重性並妥適處理,其引發的後遺症恐將衝擊執政的基礎。


農村再生是當前農業政策的核心,政府透過制定農村再生條例及編列1,500億元農村再生基金,希望讓農民真正當家作主,從社區出發,共同打造農民自己的家園。但是,農村、農業和農地是一體不可分割的,農村發展必須植根在農業發展及農地永續利用上,若只是拿錢幫助農民改造及美化農村,卻沒有永續發展的農業政策,最後農業仍然是走向沒落,農村土地也必然會淪為特定人士及財團炒地皮的標的,類似大埔農地被徵收的事件更會不斷重演。


非常遺憾的是,馬政府執政兩年多來,從未提出一套完整的農業發展政策,農民仍擺脫不了長期看天吃飯的宿命;另方面,政府推動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亦讓農民擔憂日趨衰退的農業,可能面臨崩盤的命運。


儘管政府在推動ECFA過程中不斷強調,不會擴大開放大陸農產品進口,已開放的大陸農產品也不會進一步降稅;大陸方面也充分做到對台讓利,不僅未在ECFA早期收穫清單中列入任何一項大陸農產品,反而給予18項台灣農漁產品早收待遇。但是,這些政策宣示及大陸讓利作為,並沒有真正祛除農民對ECFA的疑慮,中南部農業縣更成為反ECFA的大本營。


多數農民擔憂,大陸低價農產品傾銷台灣會打擊本土農業,但政府似乎將農產品輸銷大陸,看成是解決台灣農業問題的一帖良藥。從市場開發的觀點,大陸人口眾多,市場胃納龐大,尤其近年大陸沿海各地日趨富裕,對精緻農漁產品需求大增,這對以精緻農業為發展重心的台灣確實是很好的機會。


然而,台灣農業生產規模太小,且以供應國內市場為主,加上大陸市場通路建立不易,因而並無能力做到長期穩定的供貨。


近年政府與台商在大陸密集舉辦台灣農產品促銷活動,但展銷會的熱鬧成功並未化為穩定的商機,農產品輸銷大陸成果仍屬有限。


此外,資源維護也是農漁產品輸銷大陸必須考量的限制條件。就以這次納入早收清單的石斑魚、虱目魚、甲魚蛋等養殖業為例,大陸市場固然提供可觀的商機,但擴大養殖對台灣海岸的可能破壞,以及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等衍生的巨大社會成本,卻是台灣難以承受之重。


一個負責任的政府,必須要告訴農民,ECFA簽署後台灣農業要何去何從;台灣農業要有發展願景,必須考慮大陸市場及兩岸貿易因素,在農業政策上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農地利用也須配合中長期農業發展進行全盤的檢討與規劃。唯有農業能夠永續發展,農業的價值超越工業開發的利益,才能避免農民土地被強制徵收,推動農村再生也才能真正造福農民。


990719youshou40d-480.jpg

農民與社會各界人士71上午於總統府前祭拜天公,願保佑農地農用。(攝影/鐘聖雄)


(本文轉載自2010/07/19 經濟日報社論)

"

廿年台灣土地淪落的代價

廿年台灣土地淪落的代價: "

日前農民團體為多件土地徵收案夜宿凱達格蘭大道,數個月前復出的無殼蝸牛也在二十一年前以夜宿的方式抗議房地價高漲的問題。這兩個同樣以夜宿為手段的抗爭,其所關懷的課題都是土地,以二十年的間隔遙遙呼應。這二十多年,可說是台灣土地淪落的過程,造成不論都市住民或鄉村農民都為它吃足苦頭,實在應該徹底改變。


小市民因不當土地政策,對未來不敢有想像


二十多年前無殼蝸牛運動現身街頭時,正是台灣土地價值觀大幅轉變的分水嶺。當年無殼蝸牛針對愈來愈高的房價,嚴正呼籲「居住是基本人權」「政府應該抑制房地價」的訴求,要求政府應依實際交易價課徵交易所得稅以扼止房地炒作並避免地價不斷上揚。


但當時面對的是,已逐漸茁長的觀點如「房地價上漲是自然的事」「政府不應干預房地產市場」,甚至於贊許「房地產是很好的投資(機)管道」。無殼蝸牛運動終究無法撼動土地政策,台灣社會也普遍接受了上述價值觀。


今年,當中國不斷強力訴求打房政策時,台灣政府不動如山甚至發言否認「打房」,正是最好的表徵!


然而,二十多年來,尊重市場的結果是什麼?房地產商大賺成為報紙最大的廣告客戶、都市蓋出超高層的大樓愈來愈擁擠、年輕家庭買不起房子自也不敢生孩子、正派廠商設廠成本大漲、愈來愈多財團覬覦農地變更、田僑之城台中市治安敗壞、政府的公共建設因地價而成本大增等等。


在自由市場觀點下,業者總以增加商品供給可以調整價格而要求變更更多土地為建地,或者給予更多容積來增加供給,但其結果是,興建出來的可居樓地板早已超出合理需求的二倍有餘,但房價依然節節上升。在面對氣候變遷力求節能減碳的今天,這樣盲目供給的方向還能不緊急剎車嗎?


image

當年的無殼青年成了父母,但孩子們的未來仍將繼續無殼,在717走上街頭與農民一起抗爭(攝影/鐘聖雄)


農民因不當政策,被剝奪耕作生存權


此次農民團體夜宿凱道,就個案看是被層層擠壓至存亡關頭而不得不鳴的表現,但就制度看,更是為全體台灣人民對扭曲之價值觀與土地制度的嚴重控訴。


由於地價缺乏控制,土地成本普遍提高,廠商無力以市價取得設廠用地,遂轉以「重大建設投資」的美名促使政府協助透過徵收方式來取得土地;反過來,政府為吸引廠商投資,但無力以公帑價購土地,只好藉由公權力「加工」農地為建地。


近幾年來,許多縣市廣用徵收或重劃的手段來取得土地,在「追求開發」的意識形態支持下,甚至被視為「施政魄力」的象徵。許多順利完成徵收的個案,創造了無數的「田僑」;只不過,我們通常看不到過程中部份農地的地主根本不願意農地變更,只期望保有農地繼續耕種繼續生活,只是他們是少數,他們的價值觀不符合時代潮流。


世界上許多自由市場的國家其實對地價是有控制的,德國即是一例。德國重視人民的生存權,因此有許多法規和機制讓政府不能輕易採用「徵收」手段,為此迫使行政單位要發展出「市價購地」「換地」的處理模式;進而,也因為政府動不動必須以市價購地,所以也才促成政策來控制地價!


如此,環環相扣的結果是,地價合理不淪為投機,人民權利不因公共建設而受損,行政部門也更要為自己的建設構想辯護,規劃與行政的專業度自然提昇,這是一套合理而正向的循環。


為長治久安著想,台灣實在應該痛定思痛大幅改變土地制度並引導社會建立合理的房地產價值觀,七一七的農民以其自身的痛苦為代價,能否喚醒我們接續行動,幡然改正台灣的土地之路?這是我們應該自期的。


image

當農民必須卸下斗笠失去土地,國家存續將面臨危機(攝影/鐘聖雄)


(台南縣下營人,台南藝術大學視覺藝術學院院長)(本文部分內容刊載於20100720聯合報民意論壇)

"

籃子裡,誠實的咖啡豆-花蓮迦納納部落

籃子裡,誠實的咖啡豆-花蓮迦納納部落: "

珍貴事物的開展都需要花費力氣,除了找對方法、揮汗耕耘外,耐心等候、藉由時間施展法術,往往也是必要條件。珍貴事物,例如生產一支健康自然的咖啡豆,例如尋找一個老部落的可能性。


image009-1


部落的文化思維與生活型態


迦納納(Kalala)部落,位於台九線276公里轉彎處,行政區隸屬於花蓮縣瑞穗鄉舞鶴村,現有人口約三百多人。據當地耆老口述,迦納納是該部落遷移的第三個地點,族人最初居住在Satokoay,現今被稱為「掃叭石柱」的地方,後遷移至「大坪頂」(Nalacolan),一典型台地,最後來到迦納納,Kalala阿美族語意指「小竹籃」,反映了部落位處盆地的居住環境。


2007年舞鶴地區榮獲十大經典農村,地區地景有了不同的轉變,以商圈內的店家特別明顯,當時整個舞鶴地區只有一個比較大的社區發展協會,著力於產業發展、觀光休閒與漢文化的部分。由於迦納納人數少、年齡層偏高、對體制不熟悉,一段時間後,部落內的居民開始發現:用村里的劃分來做為發展藍圖,無法兼顧小區域的文化思維;用商圈的擴張來做為空間設計,也擠壓了部落的生活型態。


於是,部落居民於2008年10月成立「加納納部落發展協會」,推派陳玉英為理事長,希望將老人家的心聲說出去,發展在地產業,創造就業機會,留住年輕人。


image001-1 image003-2


四年前種下的咖啡樹,收成了


理事長陳玉英說,舞鶴咖啡最初其實就是「迦納納咖啡」,迦納納為1932年日本人在台灣試種咖啡的產地之一,曾經有四百甲的種植紀錄,及日人的育苗場,光復後,族人在這塊土地上種植過香茅、樹薯、茶、鳳梨。四年前,農會推廣舞鶴咖啡,鼓勵農民轉作,提供肥料補助,可惜行銷通路模糊,農民必須自產自銷,部落裡的老人家對這一塊十分陌生,過剩的作物放在田裡任其腐爛,變成下一季的肥料,其中包括咖啡果實。


去年,部落居民在嚴嘉成老師的協同陪伴下,開始向公部門申請計畫,計畫內容涵蓋產業、文化、環境等面向,藉由製作文化地圖、編寫部落誌,重新建構地景空間的故事,而產業的發展重點之一即為:咖啡豆。


農場經理黃正宏在這樣的機緣下來到迦納納,他是台東都歷阿美族青年,娶了迦納納小姐為妻,兩人原本在都市生活,收入雖豐,心裡卻不踏實,回到部落,接下產業發展的工作,透過進修、閱讀、上網、請教專家,不斷練習與嘗試,正宏從不喝咖啡到煮得一手好咖啡,被部落裡的人暱稱為「咖啡王子」。


image019-1


「咖啡部落實驗計畫」:雖然不如預期,但充滿感謝


去年十月迦納納發起「咖啡部落實驗計畫」,尋找一百位愛喝咖啡、將咖啡視為必須品,或對台灣咖啡有興趣的認養人,認購一年份的迦納納咖啡,除了購買的交易動作外,更希望消費者在品嘗咖啡的同時,將味覺感受記錄下來,一方面讓部落了解自身咖啡豆的風味,另一方面做為咖啡豆改良的參考,這是一個與消費者之間的咖啡實驗計畫。


迦納納土壤肥沃,位處低漥,水源充足而澄澈,水質佳,加上以自然農法進行栽種,咖啡豆品良很好。伯楊咖啡的老闆阿秒即認為,迦納納的咖啡豆適合中淺烘培,如果深烘培會掩蓋了豆子本身的風味,使其層次感不足,較為可惜,但因認養人的口味不一,目前迦納納依照需求進行不同程度的烘培。


另外,為減少水資源浪費,降低汙染,並將果膠層的甜分保留在咖啡豆中,除了原本水洗的發酵方式以外,迦納納也使用「蜜處理」(honey process)─把新鮮漿果脫皮後於通風環境中日乾,不斷攪拌,頭三天是關鍵期,在細心照料下,咖啡的甜度和香氣會提升,body更為厚實,口感也較為豐富。


至十二月初,近三十人響應,雖然不到預期的一百位,但部落組織充滿感謝:「滿足的是這些訂戶很支持部落的咖啡,多半願意在沒試喝的基礎下,訂購部落的咖啡;滿足的是族人願意在還沒有任何訂單的同時,堅持用較為自然的方式來種植咖啡;滿足的是這些過程以來,大家願意讓這樣的咖啡認購方式進行,而無怨言。」


image007-1 image005-1


挑戰:農戶間認知的差異,產量與品質的兼顧


即便樂觀以對,去年至今也仍有許多困難必須克服,農場經理黃正宏認為,最大的挑戰莫過於「農戶間認知的差異」。迦納納居民三、四年前開始栽種咖啡豆,其間農會開辦不少培訓課程,可惜課程規畫完整度不足,不同講師經常有不同的說法,農民觀念較易混淆,加上階級制度,身為青年的黃正宏往往需要與部落內的長者進行更多的協調與溝通。


但他說,這也是喜歡這份工作的原因之一,能夠與人有更多的接觸,而且當雙方取得共識,事情得以順利推行的時候,成就感無法言喻。


另一項挑戰是「產量與品質的兼顧」,相較於其他作物,對農人而言,咖啡園的田間管理經驗仍待累積,例如施肥不足,生產緩慢,無法採收。「咖啡部落實驗計畫」目前即面臨咖啡豆短缺兩個月的困境,部落組織決定以在地農產品小米、紅糯米或鳳梨來代替,理事長陳玉英說:「發現產量不足,必須誠實面對,絕對不為了賺錢,摻其他地方的豆子來混充。」


另外,以前族人沒有喝咖啡的習慣,現在大家也開始學習喝咖啡、煮咖啡、甚至品咖啡。十二月中,他們拜訪「金湯達人咖啡」與「伯楊咖啡」兩家花蓮知名咖啡店,比較自己所種的咖啡與其他國家的咖啡,也觀察各家沖煮方法、店面裝潢佈置。兩台小汽車,載滿迦納納族人,從瑞穗一路浩浩蕩蕩駛進市區,許多阿公阿嬤可能生平第一次踏進這樣的咖啡店,他們專注看著吧台內的一舉一動,想像著這樣的景象,我心裡有些悸動。


image013-1image015-1


Kalala咖啡:用心的味道,青年在部落的愛


「迦納納咖啡屋」80%使用阿美族傳統工法,眾人同心協力搭建的茅草屋。與正宏見面沒多久,他就熱情地鑽進吧台要準備咖啡。迦納納的咖啡用聞的就很迷人,蜜的味道、淡淡花香,喝起來很順,入口香醇,尾巴有明亮的果酸,隨溫度降低層次也越來越明顯。


正宏問我們:「有沒有喝到一種特別的味道?」我說甜甜的,他說:「超乎這個。」我們露出疑問的表情,他說:「是用心的味道。」


正宏覺得迦納納的咖啡是「有故事的咖啡」,「故事」包括生產咖啡豆的土地,生產咖啡豆的人,大家為了發展部落產業所用的一切心力與成長,對他而言,都蘊涵在這小小的神祕豆子裡。


理事長陳玉英表示:「迦納納咖啡是健康的咖啡。」使用自然農法栽種,統一做後製,維持品質穩定,慢慢將制度建置起來,讓農戶累積田間經驗、習慣自然農法,也許未來他們的子女能夠回來繼續管理,留住年輕人,再來規劃觀光,會比較實際。


正宏說:「之前工作都會抱怨,現在吃飯的時候,就聊部落的事和咖啡。」老婆問他,你留下來是因為部落還是咖啡?他午夜夢迴爬起來:「老婆,你問我比較愛部落,還是愛咖啡?我告訴你,我比較愛妳。」一席生動的對話固然引起哄堂大笑,


但在正宏認真煮咖啡和敘述咖啡的神情中,我看見了青年的投入,像蜜處理的漿果在炙熱的陽光下發酵,很難分得清,也或許不必要判斷,那是對部落、家庭還是咖啡的愛。


image009-1image011-1

迦納納咖啡有愛的味道

"

德文部落的百年咖啡夢

德文部落的百年咖啡夢: "

990721da2wunb117-450.jpg


因為緯度的關係,下午容易起霧,這樣的環境最適合咖啡生長。


南台灣,海拔約1200公尺的深山處,有四個魯凱、排灣部落依山勢闢建而成,那裡是台灣咖啡雲霧間的故鄉。


咖啡,無庸置疑是舶來品,可是,對居住深山的原住民族而言,卻也不那麼陌生。早在百年前,因為氣候適宜,屏東縣三地門鄉的德文村就成為咖啡的產地。由於高山型咖啡的珍貴,更屢屢被指定為日據時代天皇的貢品。而今,在屏科大的協助下,原住民族人再度種植起了咖啡。


跟百年前不同,過去咖啡身上烙有被殖民的印記,是殖民者首要掠奪的珍貴物資。然而,現在的原住民族希望,老叢新生,重生的不只是咖啡,公平貿易的信念,也能在此扎根、茁壯!


由14戶家庭式咖啡農園所組成的馬古都莊園,是實現族人公平交易理念的實驗平台。除了結合這些農民形成合作社,確保產品能直接從產地直銷到消費者手中,同時確保咖啡豆品質之外,更希望保障這14戶咖啡農民的咖啡生豆以公道價格賣出。


如此一來,咖啡的銷售不但可以改善農民經濟狀況及生活品質,更能保護這些咖啡生長的生態環境──以低密度的小量栽培,投入密集的人力手工照顧,避免大面積機械耕種,維持咖啡生產地的社會、經濟及環境的永續性。族人們還有個說不出口的盼望,希望利用咖啡喚回青壯人口,讓德文的民族文化有再造與傳承的機會。


除了村民們用組織化邁出第一步,屏東縣三地國小也加入了這個「咖啡革命」的行列。校長陳再興主張,村裡擁有從日據時期就種植的咖啡樹,七百多位村民半數都種咖啡,學校將部落的咖啡文化融入課程之中,是「生活即課程」的概念,孩子們從參與採咖啡豆、日曬、剝殼、挑豆、烘焙到沖泡咖啡的整個流程,實際體驗部落文化。


海拔八百公尺的德文部落,位於屏東三地門


海拔八百公尺的德文部落,位於屏東三地門


今年,海地發生大地震,同樣身為災區的德文部落,小朋友們還自發性的發動義賣咖啡聲援海地的行動,校長說:這次咖啡義賣要捐款給海地,是孩子們自己的想法。他表示,八八風災重創部落,部落小朋友受到外界很多協助,他們也想回饋幫助別人,「孩子們實踐了原住民 『分享』的文化。」他為學生感到十分驕傲。


想嘗試看看這個與眾不同的咖啡香嗎?


歡迎到德文部落來作客,或泡一杯Umu(爺爺)及 Kaingu(奶奶)特製的掛耳包吧。



馬古都莊園:http://makudu.blogspot.com/


訂購方式:欲訂購咖啡豆或是想要表達意見的朋友,請透過電子郵件寄至ecorv@gate.sinica.edu.tw。並請留下您的大名、地址,以及欲訂購的包數,我們會盡快用電子郵件與您連絡匯款方式。


日曬法咖啡豆製作過程


櫻桃般鮮紅欲滴的咖啡生豆


櫻桃般鮮紅欲滴的咖啡生豆





南部才有的冬陽



曬乾豆子有龍眼乾的味道



把乾掉的果肉去除



帶殼的咖啡豆還要繼續曬



用木杵及臼去殼後,抖掉咖啡豆的殼



(本文轉載自「大我文創工作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