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7日 星期四

巴林:軍警掃蕩抗議群眾

由 排隊彎彎 透過 Google 閱讀器傳送給您:

經由 Global Voices 繁體中文 Leonard 著 (日期為 2011/3/17)

作者 Yacoub Al-Slaise · 譯者 Leonard · 閱讀原文 [en]

巴林國王於3月15日宣布,全國進入「國家安全狀態」,隔天警力動用催淚瓦斯,強迫民眾離開珍珠圓環,軍方也在現場,但不清楚他們是巴林政府軍,或是於星期一進入巴國境內的「波灣半島盾牌部隊」。

YouTube用戶hyya999上傳這段影片,呈現鎮暴警察用催淚瓦斯驅離在珍珠圓環的民眾,濃煙四起:

下段影片由altan9o提供,記錄距離首都幾公里的Qadam地區內,有位男子腿部中彈,上傳者宣稱是沙烏地阿拉伯部隊開槍,但影片中無法證實。

Ahmedaino上傳的影片同樣來自Qadam地區,記錄直升機與軍用車輛聚集在Budaiya圓環,距離城鎮入口只有數百公尺之遙。

在珍珠圓環幾百公尺遠的Razi醫療中心,ALKOOFIPHOTO拍攝到軍人開火的畫面:

EncryptedReality2提供的影片裡,衛生部救護車因槍擊受損:

巴林國營電視台播出軍方第三份聲明(由PureFacts2011上傳):

巴林通訊社英譯聲明稿:

「巴林國軍總司令部於2011年3月16日宣布,公共安全與國家巡守單位在國軍支援下,開始淨空波灣合作理事會圓環、巴林金融港區、沙曼尼亞 (Salmaniya)醫院區及周遭範圍,這場行動希望驅趕所有恐嚇居民、傷害國家經濟的非法份子,行動將秉持最高標準及專業進行,確保所有人安全。巴林 國軍總司令部恭賀所有人民重拾平常生活,強調將以一切必要措施與程序,維護國家與人民的安全及公共秩序;總司令部亦要求民眾,為了自身安全著想,切勿於首 都重要地區聚集」。

另一方面,鄰國阿曼民眾則聲援巴林抗爭者,在巴林大使館前集會示威,影片由OmanProtests上傳。

校對:Portnoy


您可以在這裡操作的事項:

Posted via email from 好康報報館

巴林:啟動國安狀態

巴林:啟動國安狀態: "

作者 Yacoub Al-Slaise · 譯者 Janai
· 閱讀原文 [en]

巴林國王Hamad bin Isa Al-Khalifa在2011年3月15日宣布啟動國安狀態,並全權授予軍方維持國家安全,時間距離2月14日發生於巴林首都麥納麥的示威正好屆滿一個月。


目前,抗爭行動已逐漸升溫。在金融港及巴林大學等地,參與者、警方和趁亂打劫的匪徒衝突不斷。


網友普遍感到困惑,不明瞭皇室此番發言背後的含義,許多人認為其代表著頒布戒嚴。發言的時刻正挑選在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於14日(週一)派出「半島防護軍」進駐巴林之後。


GCC Troops

GCC軍隊


網友WafflesBahraini提供照片及訊息:GCC軍隊照片#2 #Bahrain http://twitpic.com/49g8mn


確認稍早的推特留言是來自BTV的官方訊息,一個「國安」狀態,或說BDF轄下的戒嚴令於今日開始@ehsankoohej


@FetoonBintAhmed表示[阿拉伯文]:


不懂這意思的人照過來.. 我們未來的三個月將受制於軍事規章,而且他們能自由地如此箝制我們,以解決這國家危機。


@EbtisamBahar:戒嚴令!感謝阿拉,感謝〈譯注:此處原文為Shukran,即阿拉伯文的謝謝〉陛下,這下我終於能睡得安穩了。


@SiconianGirl:這不是戒嚴,只是三個月的國家安全狀態宣言。#Baharin #lulu #feb14″


@LailaAlMoughani表示[阿拉伯文]:


這表示緊急狀態啟動,也就是他們可以不經審判便處決你。


@BHR14N表示[阿拉伯文]:


國王授權國防部、皇家軍隊和國安機關屠殺巴林人民。


@IsaMohamed表示[阿拉伯文]:


國王的命令宣布啟動國安狀態,真是恭喜大家了,這國家將從來沒有這麼好過,安全被掌握在軍隊的手中,大家一起來慶祝吧。


@MDaaysi:我能夠問一聲是誰下的戒嚴令嗎?如果國王已經喪「權」,阿拉伯的軍隊又已經進駐 #Bahrain


@Ausamah_Alabsi:澄清:國安狀態不等於戒嚴令,它層級較低,憲法中載明此兩者不相同。


@Ausamah_Alabsi:國安狀態與戒嚴令的不同處在於,憲法於前者仍然適用。


@Hrmsless表示[阿拉伯文]:


我們的立場仍然堅定,且我們不會停止抗爭、投降或放棄我們的權利,緊急狀態的法律或者戒嚴令都無法阻擋我們。


校對:Portnoy
"

菲律賓:揭穿日本核危機惡作劇

由 排隊彎彎 透過 Google 閱讀器傳送給您:

經由 Global Voices 繁體中文 Leonard 著 (日期為 2011/3/17)

作者 Julius Rocas · 譯者 Leonard · 閱讀原文 [en]

日本在歷經地震與海嘯後,政府正努力控制持續不斷的福島核危機,鄰國政府則忙著對抗同樣危險的惡作劇訊息,避免大眾對日本核問題產生毫無根據的疑懼與恐慌。

一切在菲國始於一封手機簡訊,警告民眾不要外出、在頸部塗抹碘液、避免直接碰觸酸雨,指稱雨水內含有日本核電廠失控所外洩的放射性物質。

這則訊息很快傳入Facebook、Twitter等社群網站,但部落客也很快查證傳言不實,並向外界澄清。

Rungitom逐一證明這純粹是惡作劇:

為什麼這又是惡作劇?原因如下:

  • 核電廠噴發出的煙塵至3月14日為止,並未飄至菲律賓上空。
  • 這項訊息不合理,爆炸地點如此遙遠,不會影響本地降雨。
  • 依據日本現今風向,菲律賓不太可能出現任何來自福島的放射性落塵。
  • 酸雨之所以形成,是硫磺、氮等氣體混合後,與雲層中的水分產生化學反應所致,放射線物質為金屬型態,不會與水分反應。

Ralph at Trunk Locker也加入其他部落客的行列,呼籲民眾不要隨意聽信手機簡訊內容,應先花時間查證訊息是否屬實:

拜託各位若收到訊息,切匆轉寄散發,也告知轉寄給你的親友內容錯誤,在危機時刻,菲律賓民眾必須向日本人學習…他們遭遇種種 災難…地震、海嘯、核電廠輻射災害相繼而起…但他們依舊保持冷靜…維持秩序,新聞報導他們排隊等待領取救援物質,商家也未傳出搶劫消息,值得 讚許。

不過Tiffany Ann Amores-Amortizado等人之前或許對簡訊存疑,但在網路上搜尋之後,仍選擇保持謹慎態度:

身為三名幼子的母親,我一向掛心各種事情,無論有沒有必要,我還是決定安全至上,至少24小時不要外出。

Blogged Philippines則主張,所謂安全至上未必安全:

有些人或許聲稱,基於安全顧慮,決定依循簡訊裡的建議,假若「安全」定義明確,這種想法當然沒錯,然而以福島輻射惡作劇為例,我 們有多少人能夠確定,將碘液塗沫在甲狀腺上,就得以防範輻射?我不知道這是否有幫助,但我肯定自己無法確知,有沒有可能塗抹碘液卻適得其反?重點在於,做 決定之前,得先確認自己已獲事實。

這則惡作劇無傷大雅,還算值得慶幸,只是讓人們待在家裡、停課、增加碘液銷量而已,但試想若簡訊要求民眾採取更激烈的行為,該怎麼辦?各位也會照做嗎?

為了真正提供協助,Korhz建議遇上地震或核危機時,人們應該做何準備

Juan Republic進一步探究這起惡作劇,分析菲律賓文化對八卦的喜好,對此事散播造成什麼影響:

此事始於一封未經查證的簡訊,基於恐懼而不斷轉寄,無論當初是誰想造成這場混亂,他都成功在社會引起恐懼,也改變部分菲律賓民眾日常作息,立刻在社會上引起話題,但他也可能只是為了好玩,此刻笑得很開心。

有些笨蛋趁著災難之際,製造某些蠢事自娛,實在令人失望。

這種八卦文化是否應受譴責?民眾總熱愛充滿娛樂效果的節目,或是如同小報的消息,或許也造成影響…

很遺憾,人們在傳遞錯誤訊息。

剩下的就是一個臭名遠播的故事。

在現今科技之下,新聞與資訊傳播速度更快,但科技無法立刻給予我們正確與真實消息。

Mosquito Press有篇內容嘲諷菲律賓人,認為人們這麼容易受惡作劇左右,是因為他們「真的很好騙」。

校對:Portnoy


您可以在這裡操作的事項:

Posted via email from 好康報報館

美國:科學部落客看福島核危機

美國:科學部落客看福島核危機: "

作者 David Wescott · 譯者 Leonard
· 閱讀原文 [en]

3月17日更新


Josef Oehman的原文(連結見下文)顯然在作者要求下移除,該文經大幅編輯後,重新發表於麻省理工學院的核能科學與工程部落格,他的原文是依據當時情況而寫,當時福島只有一座反應爐出現問題;他對於放射線可能外洩的看法在新版文章已刪除。原本轉載這篇文章的Jason Morgan目前希望讀者前往麻省理工學院閱讀更新版文章:


mitnse.com網站的文章是最正確版本,各位可看出前後版本差異不少,這篇文章並未追蹤或說明3月12日之後的事件,隨著事態不斷演變,許多人都與我分享他們發現的內容,皆為事後諸葛。


nature.com網站The Great Beyond部落格中,科學部落客非常密切關心現況,Geoff Brumfiel不時更新反應爐附近及稍遠地區的輻射濃度,他在3月17日的訊息指出:


NHK報導福島縣境內輻射量升高,福島市位於核電廠西北方65公里處,明顯在撤離區之外,政府測得當地輻射量為每小時0.0139毫西弗,這遠超過標準值,相當於每年120毫西弗,若長期接觸,將會威脅人體健康(更多數據請見這篇文章)。


很多人當然希望獲得迅速又正確的資訊,包括確切輻射劑量以及相關意涵,Geoff Brumfiel在3月16日試圖分析,這些輻射量對大眾有何意義:


NHK電視台今天報導,距離核電廠西北西方25公里處測得每小時0.08毫西弗,簡單計算後,相當於每年700毫西弗(即0.08毫西弗乘以24小時乘以365天),這項劑量很嚴重,但似乎比原本想像輕微。福島核電廠的輻射似乎是間歇出現,所以不會長期維持每小時0.08毫西弗;此外,民眾必須一直站在戶外長達一年,才會看到影響。


實際而言,人們都會盡可能尋找遮蔽物,大幅降低自己接觸輻射的機會,此外,人們待在戶外時,只要服用碘片、做好簡易防護措施(例如穿著長袖、進屋時脫下外衣),就有很大助益,若是如此,0.08毫西弗應該不必太過擔心,不過搜救人員若長期在外,比較可能出現問題。


如我所述,日本政府文部科學省昨天下午指出,平均輻射量為每小時0.000144毫西弗,這是標準值的一倍,但首都民眾需要擔心嗎?不必。


舊文從此開始


3月11日,日本本州東岸外海發生地震,隨後造成海嘯,不久後福島核電廠傳出爆炸,令外界大為恐慌,不過科學部落客對此事回應顯得格外謹慎。


Barry Brooks在bravenewclimate轉載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員Josef Oehmen的長文,原本是由Jason Morgan發表,兩人均支持核能,認為主流媒體報導核電廠「部分爐熔」過於誇大且充滿謬誤,作者依據他在媒體上所見表達看法,也立刻安撫民心:


無論是之前或之後,都不會有大量放射線外洩。


平常搭乘長途班機,或是飲用來自高輻射自然環境的啤酒,都會接觸到放射線,所謂「大量」是指比這種情況更高。


Comparisons have been drawn between Fukushima and Chernobyl already, although science bloggers have advised restraint. Image by Osakabe Yasuo, copyright Demotix (04/06/2009).

有些人對比日本福島核危機與烏克蘭車諾比事件,不過科學部落客持保留態度,照片由Osakabe Yasuo拍攝,版權屬Demotix所有(2009年6月4日)


嚴重,但反應過度


呼應上述文章所言,情況嚴重但社會反應過度,David Ropeik亦在Scientific American Guest Blog撰文,他指出,媒體將福島核電廠對比烏克蘭車諾比事件,也比較日本廣島和長崎在二次大戰兩次原子彈爆炸:


研究原子彈爆炸倖存者的經驗即可得知,他們歷經極高濃度的輻射線,遠比福島第一核電廠嚴重(也超過車諾比事件),核能的輻射離子雖是致癌物質,但相對較於微弱。


他提到許多客戶對核能的興趣,也在文中一一揭露。


Rita King也在同一部落格中,從基礎開始說明何謂「核能爐熔」,並解釋福島與車諾比兩者間的差異,她另提及支持與反對核能人士的強硬立場:


輿論對核能的看法分為兩極,產業界支持者的舉止彷彿絕不會出錯,而反對者害怕會面臨核能災禍,仍深信舊核電廠是定時炸彈。


Sharon Astyk在Causabon's Book部落格說明這種情況,認為這種事件應可事先防範,且急難計畫必須在決策中扮演更吃重的角色:


我在思考日本現況時,忍不住一直覺得「難以置信」,這場地震規模如今上修到9.0,接續還有海嘯與核電廠危機,一如Nicole Foss的文章明言,福島核電廠事故並不是隻「黑天鵝」,長久以來,許多人都警告在如此地震頻仍區域興建核電廠很危險,核電廠本身也有許多安全顧慮,我們 都知道,這座電廠當初規劃時,便無法抵抗如此巨大的地震。


各種對話


科學部落客也在討論核能的益處,例如Scienceblogs.com網站上的Mike the Mad Biologist以及James Hrynyshyn,兩人都不觸碰當下事件,試圖比較核能的優點,以及社會為了提高供電、降低需求,所能採取的種種步驟。


Mike the Mad Biologist認為,核電產業已開始發展另類核能,以釷取代鈾,雖然仍有種種科學障礙,但造成的核廢料較少,這種金屬的產量也較高;他亦指出,美國民眾必須大幅改善生活方式,才能明顯省電:


若要減少用電,其中一項最佳方式,就是從缺乏大眾運輸工具的獨棟房屋,換到鄰近大眾交通設施的公寓,居家用電與運輸占能源用量的三分之二,換言之,我們必須大規模離開郊區,重新回歸都會。


由於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他認為核能是「次佳選項」。


Hrynyshyn建議比較核電與其他替代性能源:


我覺得應比較核能與及其他潔淨可再生能源的利弊,太陽熱能電廠最糟情況會如何?縱然是風力發電工程師最大的夢厭,與核能相比也不值一提。


校對:Portnoy
"

日本:動畫說明核電廠危機

日本:動畫說明核電廠危機: "

作者 Scilla Alecci · 譯者 Leonard
· 閱讀原文 [en]

日本媒體藝術家八谷和彥(Kazuko Hachiya)製作一段動畫影片,說明福島核電廠現況。



英文字幕版



影片主角為「核電廠先生」,因為地震而胃痛,醫師(即核能專家)決定以冷水和硼酸治療,避免他「拉肚子」(即釋放輻射線),目前為止,核電廠先生仍在腹痛,但醫師持續監控他的健康情況,目前為止只出現「排氣現象」(即噴發煙塵)。


這段影片也說明,縱然面臨最糟情況,核電廠先生(即福島電廠)也與車諾比先生不同,因為他還穿著尿布,不過若核電廠先生一旦腹瀉(即核電廠爆炸),當地居民健康影響未來數十年都會非常嚴重。


校對:Soup
"

日本:動畫說明核電廠危機

由 排隊彎彎 透過 Google 閱讀器傳送給您:

經由 Global Voices 繁體中文 Leonard 著 (日期為 2011/3/17)

作者 Scilla Alecci · 譯者 Leonard · 閱讀原文 [en]

日本媒體藝術家八谷和彥(Kazuko Hachiya)製作一段動畫影片,說明福島核電廠現況。

英文字幕版

影片主角為「核電廠先生」,因為地震而胃痛,醫師(即核能專家)決定以冷水和硼酸治療,避免他「拉肚子」(即釋放輻射線),目前為止,核電廠先生仍在腹痛,但醫師持續監控他的健康情況,目前為止只出現「排氣現象」(即噴發煙塵)。

這段影片也說明,縱然面臨最糟情況,核電廠先生(即福島電廠)也與車諾比先生不同,因為他還穿著尿布,不過若核電廠先生一旦腹瀉(即核電廠爆炸),當地居民健康影響未來數十年都會非常嚴重。

校對:Soup


您可以在這裡操作的事項:

Posted via email from 好康報報館

2011年3月15日 星期二

海嘯直擊 屋倒車毀 生死關頭

日本地震預警 有30秒逃命 民眾同時接警訊「真的很進步」

浩劫過後 直升機運屍 《蘋果》仙台直擊 濱海13萬人毀家

(日本東北發生9級大地震) 軍機不敵海嘯 自衞隊失蹤( 2011-03-13 )

(日本東北發生9級大地震) 海嘯滅城 幽靈火車( 2011-03-13 )

地方稅網路申報作業

由 排隊彎彎 透過 Google 閱讀器傳送給您:

經由 回PeoPo首頁 - 最新新聞 lisa0219 著 (日期為 2011/3/15)

地方稅網路申報作業

申辦項目:

不動產移轉(土地增值稅、契稅、印花稅)

印花稅彙總繳納

印花稅大額憑證總繳

地價稅申辦(特別稅率、減免用地申辦)

房屋稅申辦

娛樂稅自動報繳

娛樂稅臨時公演


請多用網路  少用馬路

節能減碳  提高行政效率

 

臺北市稅捐稽徵處網址:http://www.tpctax.gov.tw/

臺北市地方稅網路申報入口網網址:http://etrs.tpctax.gov.tw/

財政部稅務入口網站網址:http://www.etrs.nat.gov.tw/


臺北市稅捐稽徵松山分處  關心您~


您可以在這裡操作的事項:

Posted via email from 好康報報館

地方稅網路申報作業

由 排隊彎彎 透過 Google 閱讀器傳送給您:

經由 回PeoPo首頁 - 最新新聞 lisa0219 著 (日期為 2011/3/15)

地方稅網路申報作業

申辦項目:

不動產移轉(土地增值稅、契稅、印花稅)

印花稅彙總繳納

印花稅大額憑證總繳

地價稅申辦(特別稅率、減免用地申辦)

房屋稅申辦

娛樂稅自動報繳

娛樂稅臨時公演


請多用網路  少用馬路

節能減碳  提高行政效率

 

臺北市稅捐稽徵處網址:http://www.tpctax.gov.tw/

臺北市地方稅網路申報入口網網址:http://etrs.tpctax.gov.tw/

財政部稅務入口網站網址:http://www.etrs.nat.gov.tw/


臺北市稅捐稽徵松山分處  關心您~


您可以在這裡操作的事項:

Posted via email from 好康報報館

天母創意市集假日好去處

由 排隊彎彎 透過 Google 閱讀器傳送給您:

經由 回PeoPo首頁 - 最新新聞 pccujou 著 (日期為 2011/3/15)

天母商圈發展協會舉辦的天母生活市集位於天母東西路交叉口的圓環和中山北路七段,除了支持創意產業之外.也是一個讓民眾可以跟著家人和朋友在晚餐後散步或是逛逛新鮮事物地點。

天母生活市集是由天母商圈發展協會舉辦的活動,目的是為了振興天母商圈,希望藉由天母商圈的活動帶來地方繁榮,並且支持創意產業和響應政府資源環保的政策,同時也提供民眾假日有個休閒的好去處。

位於天母東西路交叉口的圓環和中山北路七段的天母生活市集是台北地區有名的市集之一,它一共分成兩個區塊一塊是傳統的跳蚤市場,另一個則是創意市集區,開放的時間則是每週六日的下午4點到晚上10點,逛跳蚤市場的人絡繹不絕,從年輕人到歐巴桑,各個年齡層的人都有,但是這裡並不單單只有販售商品而已,生活市集還有街頭藝人的表演,讓來此掏寶的人潮在逛街累了之後,可以觀賞表演,對此遊客表示(訪問)。

而天母商圈發展協會也在西側服務台募集各弱勢單位所需物資,募集物資主要目的是先前協會的理事長到了某個弱勢單位,看到了許多需要幫助的小朋友,感觸非常的深,所以希望藉由此次活動拋磚引玉,讓民眾多多響應愛心捐助活動,一同幫助需要幫助的小朋友並且把愛傳下去,對這個活動商圈發展協會表示(訪問)。

天母生活市集的宗旨是沒有過份的商業包裝,是創作者對理想的堅持,可以直接感受到創作者和夢想的對話,歡迎各位掏金客來到中山北路與天母東西路交叉口的圓環上,跟著天母市集一起感受,屬於台灣人讀有的創意文化藝術。

 


您可以在這裡操作的事項:

Posted via email from 好康報報館

利比亞:非洲移民身陷險境

由 排隊彎彎 透過 Google 閱讀器傳送給您:

經由 Global Voices 繁體中文 Leonard 著 (日期為 2011/3/14)

作者 Abdoulaye Bah · 譯者 Leonard · 閱讀原文 [fr]

自從利比亞社會開始反抗強人領袖格達費(Mouammar Gaddafi),不僅是國內民眾受到劇烈影響,居住在該國的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民眾也遭到波及,大批難民在前往鄰國邊界途中,會面臨種種可怕情形,許多 黑人甚至不敢踏出家門一步,更遑論是出外填飽肚子,情況為何至此?

北非民眾入口網站e-Joussour.net在3月2日發文指出:

因為害怕遭誤認為擁戴格達費的傭兵,居住在利比亞的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居民自血腥鎮壓開始後,便被迫四處躲藏,在這個他們也想離開的國家,似乎受眾人遺忘。

無數非洲各地民眾都移居利比亞,其中許多來自鄰國,例如約30萬人來自查德、約5萬人來自奈及利亞、約1萬人來自茅利塔尼亞,Mediapart網站一篇文章中(需訂閱才可瀏覽),Carine Fouteau指出:

這些移民在大城市裡,依據國籍不同而形成群體,他們對外求援,卻沒有人聽見,位於Bamako的「馬利移民協會」領導人 Alassane Dicko表示,「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民眾很害怕,就我們所得資訊,許多馬利人都盡可能聚集在一起,大約10人至30人左右,他們無法踏出家門一步,只能 活在地底下,黑人們都在躲藏,因為有少數人支持暴力」。

全球之聲先前也轉載有關非洲傭兵問題的相關影片。

半島電視台英語頻道的報導中,指出非裔黑人在利比亞所遭遇的危險。

Abdou Karim Maiga在Bamanet.net網站上記錄馬利民眾的證詞,他提到有些人拒絕離開。

Mamadou Diakite年約30歲,是位公務員,他提及「自從衝突開始後,我們不斷遭到迫害,尤其是媒體提到許多黑人擔任傭兵,與格達費密切合作,我們若表示總統應支持格達費,眾人就指控我們為叛徒」。

另一位馬利民眾Chaka Sidibe四個月前才抵達利比亞,他證實自己和朋友好幾個晚上不敢入睡,另指出

中國老闆拋棄我們,在撤僑行動中離開,村民勸我們盡快離開,我們聚集在一起,徒步跨越國界前往埃及。

Relief Web記錄人們努力拯救自己的真實故事:

因為擔心自己的安危,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民眾又成為眾矢之的,他們亟欲離開利比亞,於是付錢給人蛇集團,用密封的冷藏卡車將他們運至埃及。

聯合國人道事務處的資訊單位Irin News網站上,通報某些索馬利亞民眾的經驗:

存糧幾乎已經見底,他表示,「房東雖然幫我們採買,但仍有許多不足之處,衝突爆發之前,我們存了一點錢,但我們是勞工,已經12天沒有開工」。

女性在衝突中付出的代價最為慘重,索馬利亞難民Shamso Mohammed在上述文章中向Irin News表示:

索馬利亞女性對未來格外憂心,「我在大約一年半前來到利比亞,希望能夠前往歐洲,但目前尚未成功,當初我逃離索馬利亞,就是想躲避衝突,如今卻再度身陷衝突之中」。

Maryan Ali與Shamso同住,她害怕外人會闖進屋子裡攻擊,「好幾戶索馬利亞人的住家都成為攻擊目標」。

她提到,有三位朋友自五天前失蹤至今,「我們安排他們去工作,他們出門後便失去音訊,最後所知消息是,他們遭到載著武裝男子的車帶走,我們完全不知道情況如何,也找不到人求助」。

Boukary Daou在Maliweb.net發表文章

3月2日這天,大約有134位移民踏上家鄉土地,但我國同胞還有許多人住在利比亞。

依據上回所進行的行政人口普查資訊,利比亞國內還有超過9000名馬利人。

Podcast Journal引述其他令人憂心的消息:

聯合國高級難民總署發言人Melissa Fleming表示,相當關切「大批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難民,他們至今仍無法獲准入境突尼西亞」;「國際移民組織」發言人Jemini Pandya亦提到此事,正在協助非利比亞籍民眾撤離。

Carine Fouteau在Mediapart網站發表的另一篇文章中(Centrafrique Presse轉載),「移民國際組織」發言人Jean-Phillipe Chauzy表示:

無合法文件在民眾在當地受到許多限制,且人們來自不同國家,包括馬利、幾內亞、奈及利亞、尼日、多哥、貝寧、布吉納法索等,若無護照在手,根本不可能合法離開利比亞,他們的處境格外危急。

校對:Soup


您可以在這裡操作的事項:

Posted via email from 好康報報館

2011年3月13日 星期日

我們還需要圖書館嗎?

我們還需要圖書館嗎?: "

最近圖書館的議題在網路圈有不少的討論。 e的23事 ( @sophiepa ) 、inside黃文彥這裡幾篇都有相當精采的討論。看完忍不住也想來寫寫自己的看法(再次附註:我是出版業的門外漢,意見大家看看就好,有錯煩請指正)



劍橋大學圖書館一景(via Flickr


狀況簡單來說就是:在電子出版的時代,圖書館突然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圖書館現有的功能是:每年用固定經費採購書籍,買到的書免費提供民眾借閱。但電子書時代,書的複製流通成本極低,若沿用原本的借閱模式(同時之間只有幾個人能看),讀者覺得莫名其妙;但若提供無限借閱,出版社會跳腳;那提供有限次數的借閱(一本書借完26次後會自動銷燬,圖書館得重新購買),又有人認為違反知識分享本意。總之,怎麼說都有人反對,找不到皆大歡喜的方案。


討論串:


e的二三事:ebook business = on demand business

電子書生意=即時滿足生意


Inside:由電子書借閱的本質,論「On demand business」的應用與否

宅 與不宅之間:群眾外包的電子書圖書館


看完討論串,突然有個疑問。大家都曉得現在出版業遇到的問題跟十年前的音樂產業很像。那麼音樂產業在轉型的過程中,曾經出現過”圖書館”(或說類似的數位典藏概念)這回事嗎?然後它的下場又是什麼呢?


想一想,好像有一點點脈絡。如果說最早的數位音樂圖書館,是 Napster ,有人反對嗎?


我們先撇開盜版這問題。當音樂開始數位化,當人們開始發現音樂檔案可以交換,有人就開始動了腦筋:我們能不能建一個網路,讓人們自由(而且免費)的交換手上的音樂檔案?


這就是 Napster 的由來,對吧?從檔案量、從使用方式(免費下載),我們能不能說它是最早成名的數位音樂圖書館(除去他是違法的這件事)?


如果這件事換到電子書上呢?雖然現在各家格式不一、 DRM 也搞得大家很痛苦,但如果格式終究會統一,檔案在每一種閱讀器(如果書用 HTML 5 寫,搞不好瀏覽器以後也支援)都能看,會不會有一隻 App 出來,然後…來搞”免費交換”這回事?


如果這隻 App 本著就是盜版的精神,完全不管版權,介面又寫得簡單,那它就很有可能變成電子書時代的 Napster …然後,你說它是不是取代了圖書館的功能?


到時候我們還需要圖書館嗎?


再繼續往下想。音樂產業後來告倒了 Napster ,又陸續搞倒了幾個仿效的如 AudioGalaxy 、 KaZaA ,再經過一番洗牌,現在變成兩種模式:


第一種,以 iTunes 、 Spotify 為首,由正派公司經營的線上音樂商店,強調正版、音樂資料庫豐富、整理齊全,搜尋方便,只是要收錢,而且可能限制裝置使用數。


第二種,以 BT 、 eMule 為骨幹,各大論壇(譬如 The Pirate Bay ,還有台灣網友熟知的 VeryCD )為皮的盜版分享網路。好處是免錢,壞處是下載過程麻煩。


這麼多年下來,這些論壇可能被告倒,但是以 P2P 為骨幹的盜版網路因為其匿名性的保護,根本就無法趕盡殺絕。


(其實還有第三種,就是直接 streaming 串流播放的盜版音樂站,但是這個對唱片公司影響太大,往往一出頭就被告倒了,或是一直躲躲藏藏。)


這種方式可不可能存在於出版業呢?個人覺得似乎是蠻可能的。現在出版社不就正朝第一種形式邁進?至於盜版,不也朝第二條路邁進?


站在知識分享的角度,其實第二種比較像是圖書館呢,但是各種以公益為名的圖書館不可能來搞盜版。要走第一條路的話就跟出版社、書店重疊了。


所以圖書館,有任何角色適合它呢?或者這樣想,如果要做好書籍典藏,需要以圖書館這樣的形式存在嗎?


而且不要以為 BT、eMule 的典藏能力就比較差。 對岸的 VeryCD 曾經發起mp3共享計畫,把許多經典專輯通通以數位方式分享出來。我曾在上面看過許多在一般唱片行都很難找到的專輯:早年的台灣百大專輯,全部都有毫無遺漏,而且許多格式竟然還是 APE loseless 的呢…












加入MMDays在facebook的粉絲團 隨時閱讀最新文章


"

感同身受 – 讓我們為日本宮城大地震致哀

感同身受 – 讓我們為日本宮城大地震致哀: "



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宮城大地震,芮氏規模 8.9 級,日本百年來最大強震。隨後因地震引起的海嘯襲擊日本東北部城鎮,路透社/共同社記者 Drugoi 發表了許多海嘯過後滿目瘡痍的照片,我們身處同樣地震頻繁的台灣,讓我們為當地的受難者一起祈福並致哀!






































"

藝術與音樂的美麗結合 – 單色調交響曲

藝術與音樂的美麗結合 – 單色調交響曲: "



以巴黎與倫敦的最新時尚潮流為主軸,新成立的藝術、潮流、文化雜誌 PonyStep 結合了時尚、生活方式、音樂等主要內容,並專門介紹各個創意、創作團體的靈魂人物,讓大家能夠更深入這些當代潮流藝術家們的世界。這絕對是ㄧ本你看到了就會想要拿起來看的雜誌!


這裡要來介紹的是由藝術家 Phil Poynter 為 PonyStep 製作的 2011 春夏版,結合音樂與人體藝術,同時又兼具前衛時尚風格,BRAVO!


















via : ZA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