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日 星期四

都市農業:讓都市荒地成為綠地-柏林Prinzessinnengärten(公主花園)

由 排隊彎彎 透過 Google 閱讀器傳送給您:

經由 小地方新聞網 dfun5 著 (日期為 2010/11/23)

近年來台灣農業、土地惡法讓全台各地農民、學生起身反抗,各地方也出現各式農村(民)市集、有機種植等活動與宣導,而這也延伸出大眾對於永續生態、城鄉規畫、環境教育、土地利用、糧食生產率等議題的關注。

在2008年台北雙年展,藝術家吳瑪悧的「台北好好吃」計畫,即以都市種菜行動做為關注全球糧食、氣候與都市規畫的藝術計畫,並且至2010年仍持續進行中…。同時間2009年柏林市的Kreuzberg區也開始了另類的都市農業行動…

2009年夏季,非營利組織Nomadic Green(綠色游牧)在柏林KreuzbergMoritzplatz(這是一處荒廢超過半世紀的荒地)開始推動一項Prinzessinnengärten(公主花園)的計畫。透過朋友、粉絲、行動者和鄰居,組成小組清除垃圾,並建立一套有機蔬菜運輸和改良收穫方式的勞動。

5
4
照片來源:引用自Prinzessinnengärten網站

想像一下未來,每一個大城市的可用空間是用來讓新的綠色空間綻放。這些綠地提供當地居民創造自己生產的、新鮮的和健康的食品。而這將會增加生物多樣性,減少二氧化碳和產生更好的小氣候。這空間也將會促進社區意識、各種形式的能力與知識上的交流,並幫助人們可持續的生活。

這是一種微型烏托邦的理想,一個新的樣式出現在城市生活中,在這裡人們可以一起工作,放鬆,交流和享受當地生產的蔬菜。未來越來越多的人將生活在城市而不是農村。因此城市的未來應該是一個氣候友好,可以愉快的生活,不管在哪裡都要採取審慎態度來保護我們的自然資源。

2
照片來源:引用自Prinzessinnengärten網站

在這裡不只是生產自己的蔬菜,更多的是關於如何重新建立都市生活、勞動價值與人們相遇的地方。

Prinzessinnengärten是一個新的城市學習的地方。它是當地人能一起進行試驗和發現更多有關有機食品生產、生物多樣性和氣候保護的地方。這樣的空間將幫助人們適應氣候變化,了解健康飲食,並擁有一個可持續發展未來的都市生活。

Nomadic Green打算增加生物、社會和文化的多樣性,並且在城市中和這些鄰居開創全新共同生活的方式。

7

3

1
照片來源:引用自Prinzessinnengärten網站

攝影-周得豪-1攝影-周得豪-2
攝影:周得豪
THE GARDEN

2010年8月Prinzessinnengärten裡的The Garden餐廳開幕。在此用餐(晚餐)是要預約的,這裡沒有菜單,全憑當晚主廚依食材、喜好、用餐人數來調配菜色。餐廳主人告訴我們說,這裡的住所都是住在這裡的人透過撿拾廢棄家具(建材、木料等)等方式,自己親自DIY打造的住所,因此各具特色。The Garden的宗旨是希望居民能夠只需付少少的錢就能享受到美好的食物,並且透過飲食能讓來自各地的人能夠彼此的交流對話,新的社會關係、人際關係也因此產生。

參考網站:

「台北好好吃」計畫:http://edibletaipei.blogspot.com/

Prinzessinnengärtenhttp://prinzessinnengarten.net/

Inside Urban Greenhttp://www.insideurbangreen.org/


您可以在這裡操作的事項:

Posted via email from 原住民會館

食用校園 食入幸福

由 排隊彎彎 透過 Google 閱讀器傳送給您:

經由 小地方新聞網 dfun5 著 (日期為 2010/11/30)

在高雄縣的福安國小,位於美濃鎮,一個純樸客家村,學校四面有三面被農田包圍,從學校的側面看過去,農夫在不算肥沃的土地上辛勤種植作物,顯現出客家人勤儉、煞猛的精神。

在這間學校,全校師生與行政人員吃的蔬菜與稻米與別的國小有些小小的不同,福安國小小朋友每天吃進去的菜蔬部份出自於學校內每一位小朋友的手,大家親手種植、栽培,然後分享收成的喜悅。

今年的十一月,學校的主任在培養盆裡放入了玉米及青菜的種子,待青綠色的幼苗從培養土中冒出來向陽光招招手時,孩子們便提著水桶帶這些幼苗去他們的新家!

1238-002-1
▲玉米正舒展全身享受日光浴

看著這些小朋友細心的為作物翻土、除草,之後還得常常到菜園裡去探望、並幫它們抓抓菜蟲,看看作物是否健康。老師也藉此生命教育,菜蟲對於人類雖然是害蟲,但是牠們也是生命,要以尊重生命的方式將他們放稻草叢裡,別殘忍的傷害牠們。

clip_image002
▲小心放玉米苗到水桶,準備到田裡去囉!

福安國小種植的作物不灑農藥,全校師生吃得健康,校園內也不時有白鷺鷥在操場上找尋蚯蚓的蹤跡。為福安的小朋友設計的營養午餐菜單中,除了有機蔬菜及福安小朋友種的稻米外,有時還會有高麗菜乾、炒粄條這類當地的客家菜呦!只能說,在福安國小讀書真的好幸福。

clip_image003
▲挖挖土、清清雜草,給青菜玉米一個舒服的家。

作物種植後,在大家用愛心照顧下,相信不久之後,沉浸在幸福中的玉米及蔬菜,都會和福安國小的孩子們一樣健康,玉米也會比大家還要高大。當收成那一天,這些蔬菜貢獻出他們的生命時,營養午餐的菜單裡就會出現大陸妹、玉米等等的菜,屆時福安的孩子一定更懂得感謝農夫的辛勤及對天公伯的賜與感恩。所以福安的孩子每日中午吃進青菜與米飯時,可是連同幸福與平安也一起在口中與心中了呢!

1238 001
▲福安號小火車載著暖暖的菜飯,不知今天營養午餐有甚麼菜呢?

福安國小的食用校園除了種植作物之外,新生入學時還有做紅粄、敬伯公的活動。小朋友藉由做紅粄、敬伯公,不僅體驗了客家傳統美食與文化,做好的紅粄也用來祭祭大家的小五臟廟。拜伯公時祈求伯公保佑大家幸福平安、求學順利,小小的客家子孫,能夠在福安國小唸書,體驗、了解自己的文化是何等幸福的事!期盼這些小小種子發芽茁壯時與他們種植的作物一樣都能為這個世界、社會盡最大一份心力。

clip_image005
▲希望剛種下去的玉米和今年年中收成的稻子一般,陪伴我們幸福平安的長高長大。


您可以在這裡操作的事項:

Posted via email from 原住民會館

不只創意 原鄉文創「行銷」待突破

由 排隊彎彎 透過 Google 閱讀器傳送給您:

經由 小地方新聞網 小編 著 (日期為 2010/11/11)

八八風災重創原鄉產業,許多被迫生活在安置所內的原住民族人不但經濟安全受到威脅,生活上頓然失去重心。為了幫助災區民眾的生活重建工作,公部門釋放出許多計畫案,讓民間社團競標申請,進入災區或安置所內進行各項重建工作。

災後職訓計劃多塊狀分布 社工憂難有成效

在原民會的補助下,台灣原住民族部落深耕發展協會在安置來義鄉及泰武鄉災民的忠誠營區,辦理了多項職訓課程,如美容美髮、手工藝精品等等的職訓班。其中「原住民藝術手工藝精品行銷班」,主辦單位遴選30名失業災民加入受訓,除了結合原住民文化及平地文化的手工藝品製作外,主辦單位還指導學員們如何拍攝照片,並運用網路來行銷自己的作品。

台灣原住民族部落深耕發展協會專案執行經理賴宥菖表示,一般在辦理原鄉的手工藝班,都強調於原住民文化,使得各原鄉所出產的作品同質性很高,為了發展特色,他們與學員共同研發保有原住民創作元素又兼具商業競爭力的作品,如緞帶花、捏塑、彩編、皮雕及其他原住民手工藝作品,希望可以創造出一個與眾不同的特色。

image001-480

image004

image002image003

要協助原鄉發展產業,除了創意之外,「行銷」仍是待突破的環節。賴宥菖指出,行銷不外乎實體行銷與網路行銷,這次課程受限於時間較短,因此行銷課程主要是以觀念的建立及網路行銷為主,指導學員拍賣網站的運用及商品拍攝上傳,但大部分的學員幾乎對於電腦的使用上都不太熟悉,但在學員間的相互合作,以有餘而補不足,部落行銷團隊的雛形儼然見影。

賴宥菖表示,將來也有安排進階課程,計畫以實體行銷為主,要訓練學員可以直接去與他們的客戶互動,做直接面對面的銷售。進階課程雖已有計畫但仍是未知數,還得視經費籌措狀況而定。

「政府給這麼多的錢,給這麼多的職訓,可是後來沒有延續,相當可惜。」屏東縣政府重建組社工邱靖雯觀察到這樣的隱憂。「對於手工藝,原住民真的天生就有天份,可是她們欠缺機會,欠缺有人去幫他們做這個地方(行銷)。」

她憂心的表示,願意協助災民重建的資源其實不少,但都是一塊一塊,缺乏整體性的規劃,以致災民學很多,證照也一籮筐,但沒一張能用的。也期待這樣的問題能獲得相關單位的重視及檢討。

災民不是難民 勇敢築夢走出重建之路

Lavu lavu,來自來義鄉義林村的頭目家族,八八風災後住進忠誠營區,是這個手工藝精品行銷班的班長。因為對手工藝的喜好,一直以來就有成立工作室的夢想。去年碰上突如其來的風災,家不但沒了,連夢想都不太敢再想。但再參加這樣的職訓後,她說,離夢想更近了。

「對這個班本身就很有興趣,我很想再繼續做我的手工藝,八八水災之後,也沒有什麼工作可以做,所以很感謝政府的幫忙,也希望能再多支持一點。而手工藝品,我們原住民真的是滿有天賦,就是在行銷方面,真的是欠缺。所以一定要去學行銷這部份的工作。」

或許是早就有想開工作室的想法,lavu lavu在行銷課程方面特別留心,希望能夠將自己及部落的好手藝推廣出去,因此他很期待能有後續的銜接課程,她說:「所學的手工藝在行銷部分,都還要繼續加強。要邀請幾個有興趣的同學,結合我們所學的,來開一個工坊。」

長期在忠誠營區陪伴災民的紅十字會駐點服務員陳憶欣說:「我覺的這邊的居民很不錯,他們也會一直想說他們要怎麼繼續下去,怎麼走出去。」她就觀察到,有幾個人就真的以職訓學來的手藝作為主業,到各部落的祭典或創意識及兜售,也漸漸地做出一點成績。

她說:「不像之前他們會去做鐵工,而現在就專門做這些受工藝品在賣,他們都喜歡編編東西,可能賺的錢沒有鐵工多,但做起來很有成就感。」

11月9日,是這個班的畢業典禮,主辦單位特地在忠誠營區辦理了成果發表會,屏東縣政府社會處及原民處兩位副處長皆出席了這樣的盛會,對於災民們的努力給予鼓勵,台灣原住民族部落深耕發展協會理事長潘明福也當場尋求公部門的支持。紅十字會的代表陳憶欣說,雖然課程結束,但也是個開始,他鼓勵學員們繼續創作,未來可成立合作社來推廣,紅十字會也會有陸續推出方案在行銷上給予最實質的幫助。

image005
紅十字會駐點服務員陳憶欣與手工藝精品行銷班班長lavu lavu

image006
學員以一次原住民的歡呼感謝所有支持的單位,也為自己的成果歡呼。

image007
與來賓合影,這是學員們的畢業照,為這次的成果發表劃下完美的句點。

(本文轉載自莫拉克新聞網)


您可以在這裡操作的事項:

Posted via email from 原住民會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