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9日 星期四

【東發發了誰?】(2)邦查悲歌

由 排隊彎彎 透過 Google 閱讀器傳送給您:

經由 台灣民間聯盟 garfield 著 (日期為 2010/12/7)

記者胡慕情專題報導

日籍學者中村勝曾說:「土地問題是原住民社會的根本問題,土地遭剝奪是原住民問題的原點。」花東發展的困境,勢必面對原住民土地問題。一九八八年,原住民興起第一次抗爭運動,其中原因,就在於土地被剝奪。失去謀生空間,原住民在社會上遭盡壓迫,間接導致人口販運等問題;這波集結,要求政府承諾歸還他們傳統領域;一九八九年、一九九三年,也都陸續有還我土地運動,但無顯著成效。二○○五年《原住民基本法》通過,原住民索還土地看似更有法令憑據,但現實上卻事與願違。

沒有保留地的邦查

東部海岸幾乎全是邦查傳統領域,但她們卻無法擁有地權。

政府從三十六年開始登記原住民保留地、四十七年時又擴大劃編,之後陸續有原保地登記,但原保地與傳統領域仍有差異,有原保地也不等於擁有地權;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考古學者劉益昌指出,邦查與普悠瑪(卑南族)除至今少有地權外,更是唯二沒有傳統領域或原保地的族群。

內政部對傳統領域的定義,含括原住民舊部落,遺址,耕墾遊地,遊獵,祖先耕種,及聚居曾經使用過土地;若以此定義推算文獻記載的原住民土地面積,共有一千六百公頃左右、佔全台土地面積四四‧九%。

師大原住民族研究發展中心主任汪明輝說明,所謂原保地是過去國家掠劫收奪原住民土地後,再以「每位原住民可分三公頃保留地」的方式計算得來,計算基礎為當時人口八萬人;但至今原住民人口已成長至五十萬人,「原保地還是只有二十四萬公頃。」他以最保守的方式估算,全台傳統領域「至少」有一百七十萬公頃,「相較之下,原保地少得可憐。」

「邦查沒有地權,是因分類時被劃為平地原住民。」汪明輝表示,日治時期有山地保留地政策、國民政府來台後延續此政策,山地原住民較能擁有原保地。但國民政府認為邦查跟漢人居住時間已很久遠,便不再給予保留地。

「我們的存在,就代表我們一直在這裡!」

沒有保留地,沒有地權,但不代表原住民沒有私有地。刺桐部落居民林淑玲指出,部分邦查還是會去登記私有土地,但目前以台東為例,九成有邦查居住的土地都還是公有地,「因為我們要登記真的太困難!」

林淑玲指出,所有政權看似善意、願意歸還土地給邦查,但相關程序卻很不友善;「邦查是沒有語言文字的。經過日治、國民政府,語言一直在換、文字一直在換,對我們的老人家真的很困擾。」執行人員難以和原住民耆老溝通,是土地難以取得的障礙之一。

「政府都說,『不來申請登記是妳們自己要損失權益!』」但林淑玲氣憤指出,登記原保地後需要繳稅,對早期沒有貨幣的邦查來說,根本無能為力;此外,近年申請的手續更加繁複,除了水電證明、地籍圖等,竟連航照圖都得提出。「但拿出航照圖後,又說圖上看不出我們的房子在哪裡、所以不能認定,這不是很奇怪嗎?」

汪明輝直指,這就是「土地官有」政策,先將原住民的蕃地認定為「無主地」,再要原住民提出證明,「但這些東西原住民怎麼會有?所以『你(原住民)既然不能證明是你的,就是我的(政府)』。」林淑玲直言:「這種政策相當荒謬。因為我們的存在,就是代表『我們一直在這裡』!」

流浪一百年

在花東失去土地的邦查,流亡到都市、尋找與故鄉同樣環境的河岸成立部落,但又被指控佔用行水區而遭迫遷。

然而擁有私有地的原住民,也不必然一直擁有土地。因傳統領域被劃為原保地與非原保地,其中原保地又因各種理由如國土保安被劃為河川地、國家公園等,使原住民利用土地維生的方式更為嚴竣;汪明輝指出,在缺乏整體規劃情況下,原民常因難以維生而出售私有土地。

林淑玲舉例,外公便因肺積水需要養病而出售土地,目前已成為開發商建造渡假村的基地。汪明輝感嘆,失去私有土地、又沒有原保地,「讓邦查成為標準的流浪民族、全台流竄!」

阿固是崁津部落居民,崁津部落是標準的都市原住民部落、位於桃園大溪武嶺橋下。近年三鶯、溪洲、撒烏瓦知和崁津等都原部落不斷走上街頭抗爭,阿固直言─就是因為邦查沒有土地!

「我們的老人為什麼要走上街頭?為什麼?她們應該是在田邊耕田的!政府太過份了!」阿固指出,在政府眼裡,土地是東西、可以買賣;但對原民來說,土地是生命的延續。因為政策不友善、花東的邦查流亡到都市、不得已在行水區居住,卻一直遭受驅趕;但政府卻能在行水區做建設,讓她無法接受。

桃園縣府為建設桃園花卉專區,強力迫遷崁津部落,阿固悲憤透露,桃縣原民處告訴她「聽政府的話、政府的安置很棒」,但她認為:「政府的話根本是狗屁,只要聽政府的話,我們(邦查)永遠都被騙!」

阿固不是無的放矢。花蓮港口部落港口土地自救會長Lafay指出,石門段823、592地號、秀山段193、194、196、883、225、225-3等旱地都是港口部落傳統領域,政府在七十八年時公告可以增劃編保留地,部落收集資料去鄉公所申請,卻一無所獲。直到八十六年才知道,鄉公所以「保留地承辦人員流動性太大、登記資料遺失」為由,拒絕承認港口部落能擁有土地。

「明年是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也是邦查被欺騙的第一百年!流浪的第一百年!」港口部落、刺桐部落不是個例。政府不願歸還土地,讓邦查在11月發起「Pangcah百年戰役」集結活動、預計明年初北上凱道大規模抗議,「因為接下來,我們面臨著更可怕的土地劫難,也就是《東部發展條例》!」(待續)


您可以在這裡操作的事項:

Posted via email from 原住民會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