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日 星期一

一人一信給交大校長 轉貼

一人一信給交大校長 轉貼: "

收到臉書,臺灣也真是多事之秋


http://www.facebook.com/event.php?eid=162936460434784


一人一信給交大校長


http://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1603


專欄作者:莊雅仲



底下是本月初登在學生刊物的一封我寫給交大校長的信,希望她能夠關心交大在竹北的新校區計畫正引起的在地爭議與危機。我把它重刊在芭樂人類學,希望您讀過以後,如果跟我有一樣想法,可以幫忙將意見傳送給她。我在本文最後設計了一封意見信樣本,你可以剪貼簽名後直接寄給交大校長信箱,呼籲她成立一個校內的特別委員會面對處理這件校園和社會大事。




___自從交大新校長上任之後,我試著email或電話給她,誠懇希望可以跟她面談在交大被稱為「璞玉計畫」的新校區開發的現況與爭議,並邀請她參加正由客家文化學院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籌辦中的一場相關論壇。不過因為新校長公務繁忙,一直未能見上一面,當場討論細節。


去年10月因為某些機緣,收到反璞玉自救會的工作人員來email,希望可以跟我討論璞玉計畫和在地反應,因此也帶領我和一些同事與學生進入探討這個長達10年的新科技城的區域發展計畫。透過文獻收集和在地訪談,接觸正反意見的團體,我們蒐集10年來和這個計畫相關的各類文件資料和當事人心聲,希望可以整理出正反意見及其理由,並創造一個溝通平台。


在交大舉辦這個論壇有特殊的意義,因為2000年時,當時稱為璞玉計畫的地區開發計畫,即由新竹縣政府和交大聯合主導,開啟了接下來10年的規劃與執行歷程。當時由交大負責高鐵新竹站周邊非都市土地的開發規劃,計畫成立產業專區,並承諾協助地方政府後續的招商,同時交大也可無償取得專區內的土地做為新校區。經過長達八年的規劃,這個計畫終於以「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為名,在2008年7月取得內政部的同意函,並由縣政府開始辦理區段徵收的前置作業。但也開始在新園區所在的各個社區引起正反兩邊力量的激烈爭論



正因為這個歷史,讓交大校園責無旁貸得持續關心新園區計畫的發展,並進行必要的討論,以了解正反兩方的觀點。我們同事和學生組成的臨時調查小組發現,至少有三個議題,校園內應進行充分的討論,以釐清各方論點,並進行專業判斷,重作評估。


第一,計畫書仍然以10年前的產業狀況做為分析依據,急需重新檢討,評估開發的急迫性,而且土地取得以區段徵收為手段必須是在公益的前提下進行,此計畫的公益目標已經受到各方質疑,也須進行評估。


第二,經濟發展、在地生活和土地倫理的扞格,近幾年已在台灣各地引起高度關注,包括台中、苗栗、彰化、雲林、花蓮、台東各地民眾都有激烈爭辯,新竹在這部分的衝突危機尤其緊迫,包括竹東二重埔和竹北璞玉計畫所在的東海里,一直有正反兩邊民眾的意見陳述,也引起環境和農業保護團體的高度關心。


第三,對交大在這個新園區開發計畫上的介入,應進行一個反省性且容納多元聲音的評估,並在新評估的基礎上,針對未來的可能狀況,進行建設性且誠懇的專業建議。


過去1個半月來,這些是我一直想跟校長當面說明的事:正視「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計畫」正在引起的爭議以及在地危機,並傾全校之力一同思考,為各方提出一個最好的解決方案。我總覺得這是交大在3月瘋梅竹的熱情以及輝煌的學術研究表現之外,我們校園做為一個整體可以再一起完成的另一件大事。這是新校長上任後的第一份作業,也是全校師生與行政人員的共同課題



請沿虛線剪下­­­寄至president@mail.nctu.edu.tw

——————————————————————————————



吳校長您好


2000年時,當時稱為璞玉計畫的地區開發方案,由新竹縣政府和交通大學聯合主導,開啟了接下來10年的規劃與執行歷程。當時由交大負責高鐵新竹站周邊非都市土地的開發規劃,計畫成立產業專區,並承諾協助地方政府後續的招商,同時交大也可無償取得專區內的土地做為新校區。經過長達八年的規劃,這個計畫終於以「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為名,在2008年7月取得內政部的同意函,並由縣政府開始辦理區段徵收的前置作業。但也開始在新園區所在的各個社區引起正反兩邊力量的激烈爭論。


正因為這個歷史,讓交大校園責無旁貸得持續關心新園區計畫的發展,並進行必要的討論與處置。我們呼籲您可以在校內成立一個特別委員會,邀請不同意見委員參與,至少就下列三項議題,以公開公正的方式進行充分的討論,釐清各方論點,並進行專業判斷,重作評估。


第一,「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 計畫書仍然以10年前的產業狀況做為分析依據,急需重新檢討,評估開發的急迫性,而且土地取得以區段徵收為手段必須是在公益的前提下進行,此計畫的公益目標已經受到各方質疑,也須進行評估。


第二,經濟發展、在地生活和土地倫理的扞格,近幾年已在台灣各地引起高度關注,包括台中、苗栗、彰化、雲林、花蓮、台東各地民眾都有激烈爭辯,新竹在這部分的衝突危機尤其緊迫,包括竹東二重埔和竹北璞玉計畫所在的東海里,一直有正反兩邊民眾的意見陳述,也引起環境和農業保護團體的高度關心。


第三,對交大在這個新園區開發計畫上的介入,應進行一個反省性且容納多元聲音的評估,並在新評估的基礎上,針對未來的可能狀況,進行建設性且誠懇的專業建議。


誠摯希望您正視「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計畫」正在引起的爭議以及在地危機。以交大優良的學術傳統為後盾,一定可以為各方提出一個最好的解決方案,同時為社會成就最大的正義與福氣。


敬祝


安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簽名)


"

過勞100 衛生署動起來

過勞100 衛生署動起來: "

黃小陵


2011年 04月30日 前天4月28日是國際工殤日,去年南亞科徐姓工程師超時加班過勞死被揭發,緊接著統聯司機、宏達電謝姓工程師、千翔姜姓保全員等過勞死案件不斷浮上檯面。


上星期,隸屬衛生署主管的林口長庚與台北榮總,被醫改會點名為血汗醫院,長庚護士宛如「戰鬥陀螺」,榮總藥師像「發藥機械人」,護理人員人力不足,壓力過大,過­勞嚴重,就連奇美醫院蔡姓住院醫師都因工時長、壓力大而過勞發病,幾乎認不得家人,過勞疫情已擴大成為各行各業勞工的隱形殺手,直接威脅全民健康,這波過勞疫情­,衛生署在哪裡?


衛生署作為全民健康主政單位,針對預防過勞,居然是推動「健康100 台灣動起來」健康體重管理計劃,教大家「聰明吃、健康動」,宣導員工自我健康促進能力,積極推動戒菸計劃、癌症篩檢等「職場健康促進方案」,施政方向完全是「個­人健康管理」思惟,對於直接造成勞工過勞的長工時、低工資、高壓力等勞動結構如何預防隻字未提,所謂「職場健康促進」淪為「勞工自我健康促進」,對於不斷壓榨勞­工的黑心企業,毫無任何作用,遑論預防過勞。


勞動環境危害健康

衛生署每年都公布國人十大死因,癌症都名列第一,第二名及第三名是心血管疾病,據國際勞工組織推估,職業原因造成腦心血管疾病的比率約為23%以上,而衛生署從­未分析重大疾病與職場環境因子、或工業污染關聯的可能性,直接導向國人應注意或改變個人生活(或飲食)習慣,因此「戒菸、減重、勤運動」就成了衛生署保護全民健­康的重要施政。衛生署的重大施政不從規範僱主的勞動環境及勞動條件做起,反而只要求職場個別勞工跳健康操、戒菸等自我健康管理,根本就是只抓小菸管、放任大煙囪­的政商一體結構。


過勞死不只是勞動政策問題,也是健康問題,嚴重影響下一代健康,更是少子化的因子之一,勞工為保飯碗,即使人力縮減仍然勉力承擔超過負荷的工作量,或者在惡質的­薪資結構下,必須嚴重超時加班,本薪外加加班費才能撐起一家人的生存。在這樣外包、派遣、不穩定僱傭的惡劣勞動環境下工作,衛生署推動的職場健康操,到底是愈做­愈「健康」?還是愈做愈「操」?


衛生署只從個人因素看疾病,處理末端問題,縱容「整體勞動環境因子」的危害。衛生署不斷地對吸菸者祭出「重課菸品健康捐」等政策,而對於危害勞動公民健康的企業­,卻只推「戒菸、減重、勤運動」,無助改善勞動條件等問題,我們認為衛生署嚴重卸責!


建國百年,過勞連連,我們要求衛署拿起保護國民責任。


作者為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祕書長

"

敘利亞:革命進行式(影音)

由 排隊彎彎 透過 Google 閱讀器傳送給您:

經由 Global Voices 繁體中文 Hsu-Lei Lee 著 (日期為 2011/5/1)

今天是敘利亞的憤怒星期五,各個城市裡有數萬人走上街頭呼籲推翻阿薩德政權,表示對這次敘利亞抗爭中心城市德拉的支持。當地目前正受到無情鎮壓

德拉城位於敘利亞西南部靠近約旦邊界處,在安全部隊的鎮壓中首當其衝,電力、自來水和通訊都被切斷尚未恢復。

首都大馬士革今天也加入示威抗議的行列中,數千人示威的影片紛紛出現在網路上。這段由 mohamed82k 提供的影片紀錄敘利亞人民在札義德阿爾哈珊清真寺外抗議的場景:

另一名 Youtube 用戶 fnnsyria 張貼了這段影片,根據他的說明這是塔爾市民抗議的場景:

德拉附近的傑西姆城也爆發了示威。fnnsyria 分享這則影片,內容是群眾齊聲高喊「人民要推翻政府」。

在敘利亞西北部的巴尼亞也有大批民眾走上街頭。miliananet 分享了當地示威的影片:

Rojdar2 上傳這段在大馬士革東北方 450 公里遠的代爾祖爾的示威影片,其中可見抗議民眾高呼「敘利亞!自由!」

在鄰國約旦也有民眾集結支持被圍困的德拉人民。miliananet 分享這段紀錄了部份示威過程的影片:

請在推特上追蹤 #Daraa#Syria 標籤以獲得更多關於敘利亞革命的消息。

校對:Portnoy

作者 Amira Al Hussaini · 譯者 Hsu-Lei Lee · 閱讀原文 [en] · 則留言 (0)
分享: HEMiDEMi · MyShare · Shouker · facebook · twitter · reddit · StumbleUpon · delicious · Instapaper


您可以在這裡操作的事項:

Posted via email from 好康報報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