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8日 星期三

文山學 學習文山的一切

文山學 學習文山的一切:

02

老師盧錫萊(右四)和學生講解和美山步道的故事



【記者林伯驊/台北報導】走過跨碧潭的大橋「碧橋」,接著走入和美登山步道,一群由老師引領之下實地走訪方式認識文山地區的學員,邊走邊學習,這是文山社區大學的「文山學」課程,有時在教室學習,有時實際參訪,來了解文山在地的文化。



文山學進入第二學期的課程,原本是文山社大研究景美地方文史的何文賢老師,想將此課程拉得更長,並放更多內容進入課程,於是範圍擴到整個文山區,並包含文史、生態、景觀、社區議題等等的課程。何文賢認為,文山學就是一種地方學,包含地方性的各種議題。由於包含許多面向,透過文山社區大學平台找到各種不同專長的老師,一同支援此課程。




負責其中一個主題的老師盧錫萊,本身為自然步道協會導覽老師,開課主題為「新店溪左岸及和美山踏察」,此為戶外課程,學員一早從新店捷運站出發,在盧錫萊的帶領下,穿過碧橋,走入和美山步道,之後經過大佛寺、又到空軍公墓、太平宮,經由邊行走邊解說,加上歷史故事,不只是單純觀光。




站在碧潭吊橋上,「大家可以來比較旁邊的北二高、碧潭大橋的橋墩設計,都是有其歷史上的發展有關。」盧錫萊從早期技術簡單,到現在為了避土石流沖斷,解釋橋墩沿革;從和美登山步道進入幸福樂園舊址,盧錫萊講著幸福樂園的停業經過,荒廢後被人傳成猛鬼樂園;之後又在空軍公墓裡說著黑貓中隊、黑蝙蝠中隊的故事。一個早上參觀許多地方,也聽了許多故事。



文山學從開班到現在進入第二期,屬於較新的課程,何文賢表示,此課程目前設定為四期一個循環,之後第三期會有更深入的主題課程,例如以「集應廟」為題,將會用多堂課來上此主題。「課程內容會由廣而深」何文賢說。


何文賢表示,現在社區大學強調與在地做結合,例如有環境保護的課程、在地文化人才培養等,文山學也是一種,他認為,希望能培養一種公民意識,對環境有認識、對社區的面向夠了解,才能爭取自己所要的。



文山學雖然才開辦兩期,榮獲社區大學的精選課程,但一班只有十幾個學生,「叫好,但不一定叫座!」何文賢認為或許事課程時間因素或是學生學習取向不同。未來也許會經由修完課後做社區服務來退保證金,也導入社區服務的概念,使參與此課程意願提高。


延伸閱讀

文山社大部落格

景美地方文史部落格

文山社區大學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