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3日 星期一

【綠設計】寶特瓶學校的故事

由 排隊彎彎 透過 Google 閱讀器傳送給您:

經由 ECO御宅綠活情報 Ecogoodies 著 (日期為 2011/1/2)

到處可見的廢棄瓶罐,如果不能分解,就讓它變成一座房子吧﹗有人以廢棄寶特瓶,蓋一間溫暖的家,也有人用啤酒瓶完成了一座別具風格的寺院,而需要強韌建築結構的學校,能不能也用塑膠寶特瓶建造起來呢?


在菲律賓的San Pablo市,一位專門幫窮人蓋綠房子的建築師兼社會企業家Illac Diaz,與由他所創辦的非營利組織MyShelter Foundation,一起與當地市政府共同合作,把千年無法分解的廢棄塑膠瓶,變成了一間可以讓兒童學習的教室。


透過用水混合的泥磚,放進寶特瓶裡面,就可以讓這個由1.5-2公升寶特瓶所興建起來的學校,比水泥所蓋起來的房子,不僅造價便宜,而且還堅固三倍之多呢!


而為了讓當地社區了解廢棄物再利用的價值,這間寶特瓶學校興建的過程,也發起一次收集廢棄寶特瓶的活動,讓這間學校的興建,也多了幾分社區參與及環保教育的正面意義。


把問題變成解決對策,這本來就是環保再生最重要的精神,比起高價的回收概念精品,如此建立在成本與實用為考量的公共建築,似乎更有它打動人的價值。

資料、照片:inhabitatKristel Marie Fuentes Gonzales


您可以在這裡操作的事項:

Posted via email from 好康報報館

2011年1月2日 星期日

遮蔽的新聞自由

由 排隊彎彎 透過 Google 閱讀器傳送給您:

經由 環境報導 我還會留在地球 著 (日期為 2010/12/28)

‧ 朱淑娟/2010.12.27

歲末的台北,溫暖的陽光化解了不少寒意,午後與大陸「壹報」創辦人翟明磊、「多揹一公斤」公益創立人余志海見面。沒有陽光的室內,咖啡很快就涼了,談到兩岸媒體環境,靜默的心卻是火熱。

如今大陸的新聞控制一如台灣戒嚴時代,但良知卻召喚像翟明磊這樣的新聞人奮力掙脫、追求新聞自由。然而走過戒嚴時代、如今享有新聞自由的台灣媒體,或因向政商靠攏、或因業配喪志,對新聞自由卻是自動繳械。

新聞科班出身的翟明磊,曾是南方周末記者,辛苦採訪的「明孝陵保衛戰」被撤,原因是「這稿子批評了南京市政府」,他憤而離職。

隨後創立「民間」雜誌,卻被上海文化市場以「非法出版物」抄家查扣,原因是這期刊登了土地維權運動(例如台灣的大埔事件)。翟明磊在停刊告讀者書中表示,「民間夏刊中只有一小部份批評了地方政府在土地問題上的不良舉動,我們出發點是拳拳愛國之心」,「民間有理,愛國無罪」。


您可以在這裡操作的事項:

Posted via email from 好康報報館

「原住民族獵捕野生動物管理辦法」草案,保育團體指出8點不當,要求舉行聽證會釐清爭議

由 排隊彎彎 透過 Google 閱讀器傳送給您:

經由 環境報導 我還會留在地球 著 (日期為 2010/12/21)

‧ 朱淑娟/2010.12.22

11月1日,農委會林務局依「野生動動物保育法」公告「原住民族基於傳統文化及祭儀需要獵捕野生動物管理辦法」草案,保育團體認為其中8項明顯不當、,要求林務局在正式公告前,應依行政程序法第155條規定,舉行聽證,針對草案內容讓正反雙方辯論,以釐清爭議。

野保法雖明文禁止獵捕、宰殺保育類野生動物(第18條),及非基於學術研究或教育目的獵捕一般類野生動物(第17條),但基於對原住民族文化的尊重,仍開放因傳統文化、祭儀所需准予獵捕野生動物,但需事先申請經核准(第21-1條)。

動物研究會表示,這個條文自93年2月4日公告施行至今已逾6年,仍未依法制訂管理辦法,已造成各縣市政府管制鬆緊不一,完全無法掌握全國野生動物每年實際獵捕數量,尤其保育類野生動物更是深受威脅。

林務局終於訂出管理辦法,並於11月1日公告,但保育團體指出其中8項不合理之處,要求應舉行聽證。


您可以在這裡操作的事項:

Posted via email from 原住民會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