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6日 星期三

農村再生 《無米樂》再生?

台南因此而有無米樂稱呼嗎!現在他們社區不為目前觀光而感到快樂!!因為無米樂~~缺乏預算之下漸入萎縮甚至變成社區裡的廢墟~~那是多讓人難過啊?!

由 夢幻部落工作隊 透過 Google 閱讀器傳送給您:

經由 回PeoPo首頁 - 最新新聞 enews 著 (日期為 2010/1/5)

【記者陳俊嘉、張婷婷/專題報導】

  台南縣後壁鄉,是知名記錄片《無米樂》的故鄉,同時也是農村再生條例草案(以下稱為農再條例)的14個試辦區之一。《無米樂》引起的風潮,使後壁鄉知名度大增,帶動當地觀光產業的發展,也影響了農再條例對社區的規劃。雖然農再條例對社區整體的觀光產業有些許幫助,但實際效用仍有待觀察。除此之外,條例推動也發生不少問題。而農再條例對於農村最需要改善的農業生產,並沒有多加著墨,農村問題仍無法得到解決。

《無米樂》過後 觀光仍需改善

  《無米樂》發表後,引起社會大眾共鳴,讓後壁這個原本默默無名的台南鄉鎮瞬間知名度大增,觀光客與遊覽車開始出現在社區內,為社區帶來先前少有的觀光收入。民國九十五年,文建會特別補助和《無米樂》相關的3個社區,包括菁寮、墨林以及後廍,進行社區營造,朝著觀光型社區邁進。文建會重點改造部分有老街修建、文化景觀保存、古厝修建以及重點景觀點強化。農再條例延續了先前的社造規畫,雖然仍有繼續規劃景點營造,例如公園造景以及生態池建構,但遊客只有集中在星期六、日湧入,平常日遊客相當稀少,後廍社區發展協會黃水河指出,只靠星期六、日的收入根本不可能支撐一家店,營業天數過少造成收入不足,影響商家繼續開店的意願。特色景觀眾點之一的菁寮老街,目前商家仍不足以吸引足夠遊客,造成店家收入不敷成本,只有少數特色店家存活。在惡性循環下,觀光無法提供商家足夠的收入,社區仍無法轉型為觀光社區。

公廁因為法條問題而怠工,形成有廁所上不得的情況。記者陳俊嘉/攝影


農再與後壁 困難與問題

  農再條例延續了文建會先前的社造目標,其中之一便是更完善的社區景點營造,目前已在社區內建立了花架、座椅、植樹、石車以及生態池等硬體設施。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專案負責人黃皎怡表示,這些運用在農再條例試辦區的資金,因為農再條例尚未完全編列完成,而有運用上的困難。如果以公款為資金就不能建構有屋頂的建築物,必須申請其他相關執照。例如建立在社區景點的公廁以及涼亭,就因為涉及法律因素而無法建立。黃水河說:「一個公園只能建沒有屋頂的花架,公廁也不能蓋,當遊客參觀時沒有這些是相當麻煩的的。」政府要推行觀光,法規卻無法跟進,對農再條例的推行造成阻礙。此外,菁寮有一處原為古厝群闢成的公園,草皮、步道等設施皆完成,但礙於經費以及法條而無法對古厝整修,讓搖搖欲墜的古厝得不到應有的修復,形成公園內有危樓的詭異情況產生。

在公園裡的危樓,凸顯政策不完整。記者陳俊嘉/攝影


社區營造 仍需居民努力

  農再條例的社區輔導組織是由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對外招標,例如後廍是由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負責。但因得標者都是社區外組織,容易造成溝通不良,黃水河表示,輔導組織雖然有和社區討論,但最終計畫提出時卻未能和社區達到共識,造成公園的花架等設施,樣式相當單調,不符社區期望。另外,菁寮以及墨林社區也是由台大城鄉發展基金會負責輔導,所輔導出來的社區景像相似,偏向單一化,沒有自己的特色。另外,後壁鄉的社區營造起步也慢,大部分都是由固定單位或單純社區發展協會負責營造,黃皎怡指出,居民沒有全體參與的觀念,當輔導組織離開,社區營造會有走向萎縮的危機。

農業生產 最基本的問題

  目前後壁仍以農業為主要產業,也面臨到全台所有農村共有的人口外流問題。菁寮村村長楊瑞立表示,農業無法營生是造成年輕人才流失的主因。黃水河表示,一公頃農地每年淨利僅八萬,一家三口就至少要三公頃才能勉強餬口。除此之外,相同農產品一窩蜂生產,造成生產過剩引起的價格暴跌,政府應對地區生產進行分配,以及提高收購量和價格,才能根本地解決農民的生計問題。但目前農再條例主要是著重於社區營造,而不是農業生產,造成政策失焦,目前社區希望政府能改進農業政策,而不是只有農再條例所著重的社造而已。


您可以在這裡操作的事項:

Posted via email from 吃喝玩樂會館

沒有留言: